第一百零二章军训(1 / 2)
这既是贺重安制定的下马威-----光明正大淘汰人的阳谋。
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
封闭的环境,残酷的训练,反复的思想教育,可以重塑一个人的品格。
这是后世反复验证过的道理。
很多家里人孩子无法无天,都是送到部队上接受教育的。很多后来都成器了。
对于这些勋贵子弟来说。
他们很多人已经长歪了。想要让他们成才,不下重手不行。
贺重安当然想淘汰一大批人。但也不可能全部淘汰。
一来开国勋贵不答应,面子上太难看了。
皇帝也不会答应。
他虽然给南征勋贵开了一道小门,但南征勋贵如此吃相太难看,也不行。
二来,贺重安也有自己的私心。
他想建立属于自己的小山头,而不是南征勋贵这个大山头的小山头。如果宫学里都是南征勋贵子弟。贺重安的话语权,怎么可能超过郑家。
关键时候,这些人听郑家的还是听贺重安的。
贺重安很清楚,越是家世富贵的勋贵,就越难出人才。越是而今处境困难的勋贵,反而越容易出人才。
甚至不要说什么人才,只要正常人。
有责任心,肯学习,能吃苦。
咸安宫学充沛的教学资源,足以让他们成为人才。
当开国勋贵发现自己家子弟在军训中撑不住,自然给了这些小勋贵机会。
这些小勋贵,与开国勋贵或许有依附关系,但就如贺家一样。关系并不深。这就是贺重安梦寐以求的班底。
这些东西是牛家宝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的。
牛家宝好容易将人给安抚下来了。
贺子奇见没有人走,说道:“这东西放在我值房里,谁想走,立即去签字。”
“那就开始训练吧。第一件事情,分队,所有人分为三队,我任命三个队长,贺重安,郑邦基,还有”贺子奇看向牛家宝,说道:“牛家宝。”
“所有人必须选一队,选中就不能更改了。现在开始吧。”
这三名队长,几乎没有人反对。
勋贵子弟从小就泡在政治中,对于政治站队,太明白不过了。
开国勋贵与南征勋贵的矛盾,不是今天才有的。
只是最近又激烈起来。
一眼就看出来,一个开国勋贵的代表,一个南征勋贵的代表,一个越王看中的人。
很快校场上,就有三堆人。
一队最多,牛家宝身后,几乎有六七十个人。一个队最少,居然是郑邦基身后,这也是南征勋贵在京城的现状,只有十来个人。如果没有贺重安帮郑邦承一番折腾,这十来个人都没有。
中间的就是贺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