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前日贺郎今又来(1 / 2)
贺重安这一番话,让很多人有些懵圈。
从来是学生找老师,而今出来一个老师找学生。
让人有些接受不了。
有人忍不住问道:“如果有一个科目,只有一个人想学?怎么办?”
“那也请。”贺重安斩钉截铁的说道。
贺重安看来,咸安宫学是不会发挥自己的优势。
什么优势?
在宫里啊。
天然代表皇权。
这么硬的背书,什么样的人请不来。特别是家中没有官员背景的人家。
贺重安见过雷千钧的遭遇,就知道,普通百姓的日子过得有多苦。
官员,勋贵,士绅,小吏,那一个阶层,稍稍动动手指,就能让他们家破人亡。
一些在某些技术上有一技之长的人。太希望有一个官府靠山了。
如果能入宫学当教授。那简直改换门庭的大事,不要钱也来。
这也是贺重安一点点小小的算计。
贺重安想依托咸安宫学,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咸安宫学做大做强?
如何才能将咸安宫学做大做强?最简单就是模仿后世大学体制。
建立以实用学说为体系的学术体系。
更让贺重安感到兴奋的是。
数学,绘图,水利,造船,乃至于火器等科目,最高水平的人。都是读书人。但除却少部分,因为在朝廷管这个,成为专家之外,大部分都没有做官。或者做不了官。
这很正常。
在全民卷科举的浪潮中,只有真喜欢这些的傻子,才会去学这些歪门邪道。
这样情况下,纵然能当上官职,也当不了大官。
这些人是需要咸安宫学教授的名头-----即便不是官。能出入皇宫,与这么多勋贵子弟有师生之谊。已经有相当多的政治权利了。
更是贺重安为了未来埋下伏笔。
如何将现代先进的思想体系与这个时代现状相结合。贺重安还没有想明白。但,他知道。
这个未来一定不在通过科举一路过关斩将的进士中。而在被排斥在科举之外的异类中。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异类找出来。
“学校将实行学分制度。每一门课都会有学分。一年学下来,学分不够,那只能重修了。”
“总学分不够,那是要留级。”
“所以,不要想少报课。报了课就必须学习。”
贺重安简单的将新学规说了之后。
所有人都头大。
很多人眼神呆滞:
要自己报?
我想学什么?
我什么也不想学。
但不能什么都不报?
只能看别人的。
贺重安微微一笑,写下本朝典章掌故,数学,机械,炼丹。
贺重安其实也知道,很多人都不知道要报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
贺重安也不需要他们知道。
贺重安不过借他们的之手,建立各学科的体制。
如何贺重安自己建立什么数学,机械,水利等各科目。是贺重安决定所有人学什么。这是离经叛道。是与文官争夺教育诠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