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登闻鼓(1 / 2)
何增元气的怒发冲冠。
他能在刑部尚书位上坐了这么多年,就是因为他明白皇帝的想法。
皇帝不想多事。
以何增元老刑名的敏锐,一眼就看出王杨案有问题。
至于什么问题,还需要再查。
何增元更知道,给王杨案翻案带来的问题。就不说什么常熟钱氏。单单说,这一路上涉及的知县,知府,巡抚。哪一个没有背景。
王杨案一旦认定为冤案。
他最少要摘掉六七顶乌纱帽。
其中还有一个巡抚。
何增元怎么肯接这个烫手山芋,先是踢,往内阁踢。踢不了就拖。反正就是不判。何增元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刑部尚书当不了多少年了。
等下一任刑部尚书再说了。
何增元万万没有想到,这种天天发生的事情。怎么忽然闹出这么大的岔子。
一夜之间,传遍了四九城。
何增元不在乎外面百姓知道什么。但是他在乎上面知道什么?贵妃都知道了。皇帝知道不知道。
一旦皇帝知道了。
何增元想起皇帝似笑非笑的脸,顿时冷汗直冒。
越是害怕,越是愤怒。
但他子一样。畏畏缩缩说不出话来。
这个时候,才有人送了一封书信进来。
说是顺天府送来的。
何增元打开一看,心中顿时一急,暗道:“我这是捅了勋贵窝了?”
“我哪得罪他们了,一个个冲我来了。”
何增元皱眉,问左右道:“你们最近有什么牵扯到勋贵案子?”
左右琢磨了一阵子,有人说道:“尚书,最近关于勋贵的案子,莫过顺天府裴之孝案。我们并没有插手。”
“那这是怎么回事?”何增元将书信递给身边人。
身边人一个个摸不清头脑。
官场上对付一个人。
一般是利益,弄掉这个人,能将自己人推上去。但勋贵这边,纵然将刑部全部情况,勋贵的人进不来刑部。
再有就是得罪人了,被报复。
但琢磨来琢磨去,何增元作为好好先生。他连,是几乎全部。
何增元怎么想的?贺重安仅仅为了团结内部,就找一个尚书试刀。
这边还一头雾水。就见一个吏员连滚带爬的冲进来,说道:“尚书,祸事了,祸事了。王杨案的苦主,去敲登闻鼓了。”
“什么?”何增元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说道:“怎么不派人拦着。”
登闻鼓,就在长安右门。
所谓的长安右门,其实就在天安门右侧,只是那个时候还不叫这个。
长安街的长安,就继承自长安左右门。
从这里就可以直达大内。
登闻鼓本意是让百姓有冤情上告敲击。
就在门外,毫无阻拦。
但实际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登闻鼓外面,有一圈红木栅栏。
红木栅栏上更有铁锁锁住。外面常有四名大汉持刀守卫。外面更有各衙门派人盯着,不远处。
有守护长安右门的禁军远远守护。
登闻鼓,就是名义上给你了,但永远得不到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