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牛家宝窥视(1 / 2)
这在海商中其实很常见。
海商在各个港口出没,一般在每一个港口就安置一个家。
与当地豪门联姻,建立起更亲密的关系维系商贸。每一个家的女主人,都享受正妻待遇。掌管当地商业事务。家产相当一部分留给自己儿子。
成为家族支脉。
郑成功的母亲,就是这种身份,郑成功一个弟弟还留在了日本。
郑邦承自然很熟悉这种制度。
这也是他能给妹妹争取最大权力。
郑家直接在京城给郑九娘置宅作为陪嫁。
郑九娘可以在贺家。也可以在自己家中,关上门过日子。但身份地位不是外室-----外室在古代,比妾还见不得人。
等贺重安正妻入门。郑九娘去行礼。认姐姐。也承认贺家主母的地位。但将来这位贺家主母,只能管自己宅子里的事情。
郑九娘宅子里的事情,她管不了。
郑九娘也可以不用贺家的钱。
云云。
其中有种种不合理的地方。
在这个时代,很多人看来离经叛道,为将来埋下隐患。别的不说,将来郑九娘所生子女,与贺家其他子女都不是一起长大。贺家不就分裂?
贺重安却不在乎这个。
且不说先顾眼前,将郑家关系维系下去。他已经占了大便宜。自然要让步。
其次,贺重安对家族没有执念。
这或许是现代人观念。
贺重安从来信奉儿孙自有儿孙福。纵然他死后贺家千秋万代,流传千年,俨然大族,能与吴越钱氏争辉。
但那又如何?
贺重安能从地下活过来吗?
只要贺重安置办的产业足够大,将来儿子闹矛盾,等他死后,分两支就行了。如果高兴,多分几支也行,无所谓的事情。
只要不在我生前扎刺就行。
只要自己没有咽气,自己政治对手都不敢炸毛,更何况自己家的臭小子,难道还敢吗?
见贺重安如此让步。
郑邦承,这才脸色好看一些。
只是纳妾到底没有大办。
也就郑家的人与贺家的人喝一顿酒而已-----这件事情,归根结底是丑闻。丢人现眼。
喝酒的时候,也一点热闹气氛都没有。
贺家有资格上桌同饮的,也只有贺重安一个人。郑家不没有请外人,就郑家两兄弟,这一顿酒喝得冷冰冰的。
只是匆匆饮了几杯,郑家兄弟就走了。
郑邦承在马车上,低声说道:“我不知道如何跟父亲交代?”
这事情虽然快刀斩乱麻的处置了。也没有等什么黄道吉日。实在越是久拖不决,外面就传到越难听。
郑邦承这个时候,还没有写信禀报父亲,委实不知道如何开口?
郑邦基也心中烦闷。
这一段时间,与贺重安相处,郑邦基在一些地方看不懂贺重安的操作,但仅仅已经看懂部分。就已经让他佩服贺重安。
甚至他内心深处,未必没有想过,郑九娘许配给贺重安做妾。
但也仅仅是想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