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上树抽梯(1 / 2)
管家接过来一看,心中顿时大惊。
他能被钱为之派过来,自然不是没有一点政治素养,一看狱中书,立即明白这事情大条了。
王允文在狱中书里,并没有说自己如何如何?
反而以冷峻的笔锋,将牢狱中的事情,非常平淡的说了出来。
这种台面下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但大白于天下,却是从来没有的事情。
可以说,刑部的麻烦大了。
刑部刚刚去了一名尚书。
简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他们对这一件事情的始作俑者,钱为之,能有什么好脸色?简直要恨死钱为之了。
这不是一个人,而是刑部集体的迁怒。
不要说张元品不愿意帮忙,就是他愿意帮忙,又能有什么用处啊?
张元品又能奈何整个刑部上下的意志?
“完了。”管家眼中的聚集散去,整个人就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精气神完全散尽了。
钱为之完了。
常熟钱家估计够呛。
而他也完了。
张元品将人送走之后。默默思考了好久好久。
终于写了一封书信,给御史台。
“借此机会,试探一下朝局风向。”
*******
狱中书影响力,比贺重安想象的大。
谁都知道,牢狱中暗无天日。但无数人没有想到,暗无天日到如此地步。民间舆情沸腾,这年头冤假错案简直太多了。
而官员们权力的任性,最直接表现在司法上。
官员们想弄钱,最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寻个罪名,将人下狱。
正如王杨案一样。
这种风波,也从民间进入官场。
御史台有数名御史联名上书。臣闻治天下莫先于治狱,狱政清则刑法正,刑法正则民心安,民心安则社稷固。请整顿狱政。
一时间,刑部大有风雨飘摇之感。
而这个时候,牛家宝也找到贺重安,召集同学集会。
牛家宝慨然道:“今日之事,谁都知道,是我等同学会首倡,大好机会岂能让人?我决心,代天下百姓陈言,挖掘所有冤狱,刊登在报纸之上。诸位以为如何?”
贺重安听了一耳朵,就知道牛家宝是什么心思?
牛家宝的想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他的想法不在刑狱,而在于同学会会长。
逻辑很简单。
但刑部是刑部,何增元是何增元。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刑部会有无数任尚书。何增元只有一个人。
之前贺重安所做所为,还能说是针对何增元,下一任刑部尚书未必在乎。甚至还会感谢,没有贺重安所做所为。他未必能登上刑部尚书的宝座。
但而今刑部已经够惨,而今火上浇油,痛打落水狗。
这就让矛头从具体某一个人,变成了针对刑部的职能。
也就是谁在刑部任上,谁都不能允许报纸的指责-----后世官员是如何讨厌某些网上乱说的,刑部上下就如何讨厌报纸。
刑部作为六部之一,潜势力大到不可思议。
他们真决定要对付京报,有的是办法。
最有可能的办法,是针对领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