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思进思退(1 / 2)
“几日?”卫君玉有些疑惑?
“对啊,几日,一日两日不行,那三日,五日行不行?再不行,十天半个月?”越王好奇的问道:“难道十天半个月不行?要三五个月?一年两年?或者十年八年?”
越王曾经相信,事缓则圆。
但他现在更相信,事缓则没。
官僚主义,有太多非常正当的理由,将一件事情给拖没?
比如欲速则不达,事情要慢慢做。
等过了一段时间,都这么长时间,也不差几天。
再过了一段时间,放心,都这么长时间,一定要做得完美。
然后,那都是多少年前的陈年旧账了,查起来太费劲了。难不成要倒查三十年吗?
卫君玉脸色也慢慢冷了,说道:“王爷,我给你说正事。不是给你开玩笑。刑部现在人心惶惶,再这样下去,刑部真要停摆了。”
“我也没有开玩笑。区区一点小事,就让刑部停摆,那我建议直接从枢密院调一批人接管刑部职能。”越王面带讥讽:“就刑部做得那些破事,他还是停摆了好。”
“说不定还少冤死几个人。”
卫君玉深吸一口气。他来之前,其实就知道,大概是这个结果。说道:“王爷的意思我知道了。那我只能进宫面圣了。”
“请。”越王说道:“好像我不让你见一样。”
卫君玉起身离开后。越王微微皱眉。
在这件事情上,越王并没有那么气定神闲。
他很清楚,卫君玉说得对。
之前仅仅是换一个刑部尚书就能平息事态,而今事态越闹越大。刑部整体上换人,会遇见很多问题与麻烦的。
这与皇帝之前一直维稳的想法不相符。
“这一场风波,大概是逆太子案后最大一次了。”越王心中暗道:“皇兄,会如何处置啊?”
越王也揣摩不透。
皇帝虽然已经说了,要准备清理地方。但心思到底改变了几分。
越王立即将自己儿子叫过来,将这一件事情告诉他,特别吩咐说道:“你让贺重安有什么关系都跑起来,否则将来吃了亏,不要怪我没有提醒。”
*******
张祥很快将父亲的话告诉了贺重安。
贺重安听了心中疑惑。暗道:“让我跑关系,我最大的关系不就是越王吗?”
随着局势的发展。贺重安感觉到有一点失控了。
失控在于两点。
第一,贺重安低估了朝廷法治的黑暗程度-----压根没有法治这回事。
如果有人问贺重安,大夏有王法吗?贺重安会斩钉截铁地说没有?只能官法。
皇帝的金口玉言,也需要官员们注释解读。
第一个严重低估,又导致贺重安第二个低估,低估了百姓对这些事情的反应。
这一件事情,有利有弊。
利在于报纸,迅速成为了京城第一大报。很快发行数量超过了万份。限制发行数量的,并不是发行渠道,而是印刷数量。
郑九娘不惜血本,几乎将整个北京的印刷作坊的产能都占据。甚至大内书局-----为朝廷印刷四书五经,公文范本,佛经等。整个中国技术含量最高的书局,也被郑九娘用银子打通,给报纸代工。
但问题是,与报纸一天万分以上的需求量相比。
这些印刷作坊都有一点供应不上。
雷草儿只能吃住都在厂里,日以继夜,制造印刷机。前三台已经投入使用了。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但勉强能用了。只能在跌跌撞撞的前进。
弊端就是。
在朝廷上反应超出了贺重安的预料。
这一件事情,开始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有牛家宝使坏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