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师徒同年(1 / 2)
吴守中无话可说。
这两件事情代表的风向的确不妙。
“放心,现在还没有事情。”卫君玉将担心说出来之后,整个人反而轻松了很多,带着几分释然说道:“易相是一件大事,少则数月,多则年余,我是不会有事的。”
说卫君玉什么都行,但不能否认,卫君玉是一个实权首辅。想要换掉,而不引起朝野失控,几个月,一年的过渡期并不多。
“但是你有事了。”
“这一段时间,我会想办法给你创造出头的机会,我这把老骨头,给你做垫脚石,但你能不能成事,就要看你自己了。”
“老师之恩,学生没齿难忘。”
“好了。”卫君玉是致仕,又不是死了,他想在家里好好养老,就要看朝堂上的学生们了。对吴守中更加用心栽培了。
“说说吧,现在的局面,你在我这个位置上,该如何应对。”
吴守中沉默了好一阵子,说道:“恩师,第一件事情,就是恩师亲自下场清理刑部,然后将再加上,刑部交给赵元品。”
卫君玉立即明白,说道:“要抢占先机,在刑部安排我们的人。”
“对。”吴守中说道:“陛下,只是说让赵元品为刑部尚书。其他的事情可没有说,我们先下手,可以让赵元品谁也指挥不动。”
这就是典型下级扭曲上级的命令,却也是最常见的事情。
卫君玉摇摇头说道:“不可能的,正印官的权威,不可动摇。”
“纵然不能,也能让赵元品困于刑部内部,给我们争取时间。”
中国官僚体系一脉相承。
主官的权威,不可动摇,纵然给赵元品,制造多大的障碍,张元品只要手握刑部大印,掌握权柄是迟早的事情。
但卫君玉不能用其他手段干掉赵元品。
皇帝刚刚指定的人,回头就被干掉了。皇帝会怎么想?
“你这也仅仅是缓兵之计。”
“纵然是缓兵之计,也比什么都不做好。”吴守中说道:“而今最重要的是搞明白上面到底想做什么?否则的话,我们也只能用缓兵之计了。”
“你说的不错。”卫君玉说道:“局面不明,胡乱出招,那是再找死。只是-----”
卫君玉两眼放空,说道:“我实在不是太明白,皇帝要做什么。大概是要动一动朝堂上下,毕竟这么多年,
“问题是,怎么动?从哪里动?动到什么地步?”
大方向从来很好判断的。很多人都能看出来。但一到细节就不好办了。
这里稍稍判断错误,就很可能将老本折了。
“所以我们最好以静制动,等局面明朗再下手不迟。”吴守中说道:“但有一件事情,我觉得可以做起来。”
“什么事情?”
“办报。”吴守中说道:“报纸在这一件事情中作用,所有人都看在眼里。陛下自然也看在眼里。”
“老师也知道,陛下见您之前,是见过贺重安的。”
“报纸在其中,到底有什么作用?陛下与贺重安说了什么?”
“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但陛下不让你管京报,想来是有自己的布局。”
“陛下,可以布局,我们不能布局?”
“朝廷没有禁止办报的吧?”
“自然没有。”卫君玉说道:“之前邸报根本不成气候。谁也不关注,关于报纸的诏令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