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迟到的奖励(2 / 2)
民报服软这一件事情,老百姓们是不知道。他们只是知道,京城又多了一家报社而已。
但整个权贵阶层都知道。
他们立即明白一件事情,报业这方面是贺重安拿捏的,想要进入这个领域,不管做什么,都要给贺重安打招呼。就好像一个猛兽划分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于是有些人也试探地来问贺重安,可不可以办报。
贺重安都答应。与民报的条件一样。
于是,在这么多人共同努力之下。报业市场迅速扩大。
但京报天下第一大报的分量,不可动摇。也很快从一万份,增长到了十万份,虽然其中有六万份都是通过运河卖到了南方。
但报业生态也算是初步成型了。
贺重安所做的一切,都有人报给皇帝。
皇帝看着贺重安最近做的事情,对赵福说道:“你觉得贺重安怎么样?”
“贺宾王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吴守中的人不懂规矩,他就没有以牙还牙。”赵福小心翼翼的说道。
“是啊。”皇帝淡然说道:“这一点,做得很好。”
别人看刑部的斗争,是两方在斗。
内阁卫君玉,吴守中,与越王,张元品。
但实际上,有一个看不见的第三方,就是皇帝。
皇帝一直压着双方斗争节奏。他不在乎胜负,只想将两边的矛盾局限在刑部,不要扩大化。
栾启雄一根子,捅了郑家。差点将郑家给拉下场。南征勋贵一加入,说不定开国勋贵也加入,那可不就乱成一锅粥了。
好在贺重安是压下去了,而不是捅出来。
“此事,不可不赏。让他不要在咸安宫学读书来,来给朕站岗吧。”
皇帝之所以做这个决断,其实,既有赏赐之前献策之功。
贺重安献策的时候,皇帝给了贺重安机会,贺重安不要。但皇帝不能真不赏赐。这关系到皇帝权威-----有功者无赏,今后谁还给他的干活。
所以等贺重安将自己的话实现了。
当初贺重安给皇帝说得时候,报纸产业还太小,而今已经相当成熟了。甚至京城报业已经相对饱和。今后几年没有大的变化,每日五六万份的报纸销量,就是京城的极限了。
贺重安承诺给皇帝,也一一兑现了。
接下来,让报纸行销天下,却是一个水磨功夫。
这证明了,贺重安不是只会说大话的人。
这也证明了,贺重安本身的才华。
但对皇帝来说,也到了收割的时候。
报纸在野蛮生长的时候,皇帝不介入,也不知道该怎么介入,而今模式已经相对固定了。皇帝就准备介入了。
介入不是摘桃子。
皇帝要确保报业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将贺重安提拔为侍卫,列为亲信。那么贺重安的东西,自然是皇帝自己的东西。
皇帝再往报社安排几个人。就不大可能出现,报纸上搞出大事了。皇帝才知道这样的事情。
对皇帝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同样也想近距离看看贺重安底子。
观其言,察其行,日久天长,才能看出真正的性子,才能看出能不能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