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情报先行(1 / 2)
报纸出现深刻影响了很多东西。
古代很多大事与阴谋发生之前,都会搞出各种各样的童谣,预言,还有神神鬼鬼的东西。
比如莫到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这些本质上,其实是思想动员。是要很多人做一个思想准备。
黄巾起义前,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其实已经预告了起义时间,很可能引起敌人提前反应,为什么还要这样。是因为比起敌人如何,统一,或者煽动自己内部,裹胁更多人参与,这才是最重要的。
晋王其实有这一套体系。
隐秘的收集情报,透漏风声。
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报纸的出现,对这些传统的舆论渠道与方法,是降维打击。
报纸让大量信息大面积传播。但凡有见识的人,都会去看报纸,未必完全相信报纸上的内容,但报纸外的内容,就被人下意识忽略了。
一句话,报纸上未必是真的。但上不了报纸的大概是假的。
而信息的传播,是需要节点的。
士大夫读书人阶层,或者各地识字的人,这些人才是消息传播的重要节点。而这些人也与读报的人员高度重合。
之前很多谣言,根本就是为读书人准备的。不读书人根本不懂。
比如十八子主神器。桃李子,得天下。
不识字的人根本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必须读书人解读才能明白。当大多数读书人相信,或者觉得天下动摇了。那天下很就真动摇了。
而现在,报纸才是决定这一切的存在。
当无数报纸齐声说,国家要完蛋。这国家完蛋的几率一定大。并不是报纸上的预言正确。而是报纸这种行为,本质上就是对国家体制的破坏。
只是能说,工业革命开启了新时代,很多人在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情况下,遭受到了降维打击。
之前的办法完全不能用。
晋王就是这样的。
晋王现在算是后知后觉。才搞明白这一点。
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沉吟片刻,说道:“你找人去开一家报社。注意小心的。不要露了马脚。”
“是。”吴先生说道:“那现在情况怎么办?”
“现在------”晋王沉吟片刻,万千念头涌上心头,只是一想到皇帝,心中一沉。
似乎觉得皇帝的目光穿过无数房屋,此刻就在注视着自己。
晋王所有想法都被冻结了。
“忍着。小心驶得万年船,现在什么都不做。不过要打起主意,万分小心,我不想让丰裕号的情况再次出现。”
“知道吗?”
“小的知道,我立即吩咐下去,让他们停止一切活动,注意所有异样,一发现端倪,立即来报。”
“去吧。”
*******
贺重安
贺重安与柳十三相对而坐。贺重安低声说道:“现在情况,就这样了。如果柳兄不愿意,你现在就可以出门。我当什么也没有说过,你当什么也不知道。”
“但如果柳兄愿意加入,那么将来大事有成那一天,区区伯爵算不了什么。”
这是贺重安反复思量的决定。
对付晋王,他必须有帮手。
政治斗争规模越来越大。贺重安就越需要能帮他掌控局面的人物。
政治斗争看似简单,却是多层次多方位,甚至不知道有多少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