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雨过天晴云破处(1 / 2)
“起来,朕让你死,你刚刚就已经死了。”皇帝淡然说道:“不过,你是不是该跟朕好好说说,是怎么回事?”
“说清楚就活,说不清楚再抹脖子不迟。”
“是。”贺重安一五一十将所有事情说出来,只保留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真贺重安是怎么死的。
只说真贺重安到破庙之后,依然病饿交加,半夜被冻死了。
自己收拾遗物时候,看到书信,起了贪念云云。
贺重安知道皇帝既然调查了。有些东西一定能查到。比如真贺重安一路北上的行踪,他不可能用两条腿走过来,中间要乘船,要搭车。
很容易留下痕迹。
说真话没有破绽。
至于真贺重安怎么死的。现在已经死无对证了。
人被一把火烧了没有了。不过因为材料不够,很有可能剩下骨头,这些骨头上或许有痕迹。但问题是,这几个月,没有人收拾。尸体估计连骨头都没有了。
死无对证。
最重要的是,贺重安知道皇帝不在乎死去“真贺重安。”
“真贺重安”怎么死的。皇帝其实没有那么在乎。纵然知道贺重安有所隐瞒,也不在乎。
“你本名叫什么?”
“方成。”
“师承何人?”
“我乃是太行山上一个老道士养大。家师已经过世了。专精道学。”
“道士?”皇帝微微皱眉。
“家师说我不是道家中人,让我下山。只是没有想到山下如此难混。不得已才行此下策。臣死罪死罪。”
皇帝对贺重安所说的话,是一个字也不带信的。
不过皇帝对贺重安修道,倒是信了几分。不为别的。道家多谋士。贺重安出道以来,很多手段,堪称天马行空,很多事情皇帝都没有预料到。
根本不是官场上的人能教出来的。
看上去是野路子。但其中有章法。
很多事情也只有道家能教出来,甚至可以说是自悟。
不客气的说,说什么权谋。道德经才是真正权谋之王,所谓君王南面之术。就看能不能读出来了。
皇帝说道:“侍从司的事情,你现在可以好好说说了。”
“臣不觉得赵公公有问题。但赵公公一年之内,大部分时间都在陛下身边,他有多少时间在侍从司。不就是分给
“不错。我不觉得老赵有什么问题。”皇帝说道:“但你既然提出问题,你说说该怎么办?”
贺重安说道:“自古以来兼听则明。侍从司问题不大,最大的问题是陛下只能侍从司得到消息。臣以为陛下当另设机构平衡侍从司。”
“再来一个东厂锦衣卫?”皇帝对这个建议很不满意。
吸收明亡教训之一,那就是特务机关可以有,也可以很强大。但不能失衡。
皇帝其实知道,侍从司的权力已经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