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贵妃的想法(2 / 2)
“贵妃养胎为重。”贺重安用上次一样的答案作为开篇。说道:“贵妃欲成大事,欲速则不达,但有些事情,要做到前头了。”
“哦-----”贵妃大喜说道:“什么事情。”
贺重安之前满嘴拖延,没有一句实在话。而今终于肯说话了。
这是贵妃最为难的地方。
对于宫中的事情,贵妃是手拿把掐,但宫外面的事情,她实在不清楚。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贺重安是皇帝称赞过的后起之秀,国士之才。自然寄希望于他了。
贺重安说道:“殿下可知道,四门学。”
“四门学?是什么啊?”
“四门学是唐代官学,本来只招收高官子弟,但武则天时期,招收七品官员子弟。让四门学成为了寒门子弟入仕的跳板。”
“这些人帮助武则天做了很多大事。”
“武贼就不要提了。”贵妃斩钉截铁的说道。
武则天的名声在古代是非常非常不好的。在宫中,更是拿来当反面典型。贺重安举武则天的做过的事情,在贵妃听来是非常刺耳。而且犯忌讳的。
暗道:“你拿我当武则天吗?陛下听了怎么想。”
不过这个建议的意思,她却是听明白了。说道:“你的意思是,扩建咸安宫学。”
“殿下英明。”贺重安说道:“天下几股势力中。文官是断难直接支持殿下的。”
贵妃所生幼子,废长立幼,取乱之道。
大部分文官,最多默认。谁站在贵妃这边,将来一定会被鄙视的。
“勋贵之中,开国八公等老牌勋贵,也是万难支持殿下的。”
开国八公与皇室太亲密了。三代皇后都出自这几家。可以说皇帝与他们之间也是有姻亲关系的。皇子们也多与开国八公,有这样那样的联系。
如果晋王与定国公。
贵妃在宫里的所作所为,很难得到他们的支持。
“唯一能支持殿下,只有底层勋贵。开国以来,朝廷所封勋贵,何止千家。而今还在朝廷上活跃的,其实也不过一二百家,其他家都已经沉沦下僚,与普通人无异了。殿下如果开恩,让他们通过咸安宫学入仕。从此平步青云,他们会支持谁?也就不用说了。”
这是贺重安蓄谋已久的事情,不过借了机会,包装成了为贵妃好的方案,献给贵妃。
贺重安也没有说假话。
废长立幼,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否则皇帝为什么这么偏袒贵妃?
贺重安可不觉得,皇帝一定要为一个没有出生的孩子,就置办好天下。更多是为了平衡朝局。一旦朝局上,贵妃一派势大。
就会是另外的面孔了。
可以说,整个天下大部分既得利益者。都不愿意支持贵妃的。
风险太大。收益太小----大部分既得利益者,已经身居高位。只要不太参与夺嫡,将来不管哪个皇子登基,他们还是过自己的日子。
何必蹚浑水?
其实夺嫡之争,最重要的是利益强相关一方投入。
比如晋王,他身后安妃,还有远在碎叶的定国公,都是一定会支持晋王的。
只要这股势力下狠注,打败其他势力就能登上皇位。
而贵妃现在的问题就是,她缺乏这样一股,敢将性命压上去拼命的势力。
贺重安一个人太单薄了。
贵妃必须拉入其他势力,才能有胜利的希望。
贺重安这个方案就是。
唯一的问题是,这个方案最大利好,就是贺重安。贵妃不过是吃贺重安吃剩下的东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