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皇帝:注意分寸(1 / 2)
如何培养一个丞相,皇帝是有心得的。
吕师韩其实与皇帝是相互成就的。
皇帝掌权之后,为了扩展自己的权利,就选了一批进士,查其言,听其志,观其行。
然后再下放地上历练,派侍从司暗中观察。
然后选其中厉害的,再入中枢锤炼。甚至还对某些人进行针对性布置。
如此近乎十年,皇帝才从这些人中挑选出了吕师韩。
而吕师韩也不负皇帝所望。
在皇帝在前面大刀阔斧,突飞猛进的事情,做好了萧何的工作。
所以,挑一个好丞相,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没有十年的时间,不足以磨砺一个人承担天下重任,没有十年时间,也不足以让皇帝琢磨明白这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
而现在,十几年的人才断层。皇帝根本找不到这样一个人。
再没有找到这个人之前,皇帝宁肯卫君玉在位置上待着。
大夏首辅,不是虚职。
是无论如何不可或缺的,一旦少了,除非皇帝准备开启二十四小时,全年无休的朱元璋模式,否则就不能让丞相空缺。
说得刻薄一点,天下可以没有皇帝,不可没有丞相。
皇帝重病无法理事的事情,不是没有。但丞相一旦无法理事。朝廷的公务就要瘫痪了。
如果工部再被贺重安与张元品联手掀翻,卫君玉很可能再次请辞。
那时候就不好处置了。
“陛下,臣此举不过是为了查案,绝对没有针对谁的意思。”
贺重安将他的想法,一五一十说了出来,最后说道:“现在的局面,想要悄无声息的将事情查清楚,已经不可能,必须大造声势。借其他案子,对内务府某些人物进行强制措施。”
贺重安言语里有严刑逼供的意图。
皇帝却丝毫不在意,这个时代,严刑逼供是太正常的事情了。
皇帝沉吟片刻,他对未央宫那一批人从来没有放弃过。
他也知道,内务府里关系太复杂了。
皇帝为什么不让赵福去查?
因为赵福与内务府之间,也未必是完全清白的。
整个宫中,大概只有长乐公主与皇帝两个人与内务府没有什么关系了。
对长乐公主来说,不需要。要什么直接给皇帝开口就行。
对于皇帝来说,也是不需要。皇帝调动户部银子,是需要内阁附署的。
但皇帝动用内务府的一切,只需要皇帝自己签字即可。
内务府就是皇帝的。
皇帝为什么自己偷自己的东西,他脑子有问题吗?
但对于别人来说就不一样了。
一家人再多,也要分锅吃饭。
纵然贵妃,也想要一些不上台面的私房钱。
皇帝不想将事情闹大,家丑不可外扬。
皇帝在宫中,被家奴闯进自己院子,皇帝丢不起这个人。
而且这里面一些利益纠葛,皇帝都头疼。
想了半天,说道:“注意分寸。”
“是。”有了皇帝这一句话,贺重安就能放开手脚了。
张元品这里也毫无压力,进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