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都是钱惹得祸(2 / 2)
他亲自批示,新闻处不许刊登任何内务府有关的新闻。
这简直是天大的丑闻,不仅仅不会让别人知道皇帝清查吏治的决心,反而让很多人知道,皇帝眼皮东西出现这样的事情。
皇帝本人的权威受损。
那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更何况,内务府损失,本身就是皇帝的损失。
内务府库房,其实是天子内库。
内务府的钱,皇帝可以随意动用,但户部的钱,皇帝想要用,就需要很复杂的程序了。
而在政治之中,有钱的皇帝的权利是绝对大于没有钱的皇帝。
内务府虽然每年需要户部拨款五百万,其实一开始并不是内务府能花五百万。而是皇帝要从正税中分一杯羹,就是这五百万。
皇帝一直觉得,内务府是有家底的。
每年南方织造都有丝绸入库,每年都用不完-----账册上用不完。
而丝绸是能够直接换钱的。单单这一项,皇帝觉得兑换几百万两都没有问题。
甚至真道紧急时刻,给士卒们发丝绸,也能当钱用。
但现在,皇帝忽然发现,他之前所看的所有账册,都是假的。
皇帝忍不住愤怒与恐惧:那什么是真的?
这等于皇帝一个重要的砝码被掏空的。等于自己原本以为优势的地方,一下子变成了劣势。
原本一直觉得很富有的皇帝,忽然发现自己这么穷?
皇帝一边,将内务府大部分家族的男丁都勾决了:敢贪老子的钱,全部去死。
一边派人从石头里榨出油水来,想办法追回赃款。
但这些都是发泄与挽回损失。
皇帝必须面对现实,来解决这个问题。
先将所有现钱都捏在手里。
占据主动权。
并且想办法,将事情恢复到原来的情况。
“陛下,现在内务府已经是一个空架子,没有这一笔钱,臣纵然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将内务府支撑起来,还请陛下另请高明吧。”
“哦,你的意思是,有了这一笔钱,内务府就能支撑起来吧。”
贺重安听出皇帝似乎有弦外之音,但现在由不得他了,他不要到钱,他现在就过不去这一关。说道:“臣可以。”
皇帝说道:“这钱,不是不能给你的。但有条件-----”
“陛下请讲。”
“钱就这么多,但事情一件也不能少办。”皇帝说道:“朕的皇陵需要重修,内库也必须有压仓石,不多,一千万两。”
“父皇,”长乐公主吃惊道:“你的意思是说,给贺公子八百万两,要他交上一千万两,还要修一座寝陵,并且维持内务府运转?”
“这是要让他点石成金吗?”
皇帝听了有些别扭,长乐公主为什么称呼贺重安为贺公子。
长乐公主称呼贺重安为:“贺大人,贺侍卫,贺郎中,”都没有什么。
唯独这个贺公子,让皇帝觉得很别扭。
不过,这个时候不是关注这一件事情的时候。
“不错,长乐你有所不知,贺宾王,可是真有点石成金的妙手,区区年余,身价百万。就是不知道,他肯不肯为朕点一次石。”
此刻,贺重安才明白皇帝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