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送别(1 / 2)
很多地方的底层的百姓,承受着人身权力的践踏,与经济上的掠夺。
是掠夺,并不是剥削了。
比起标准的奴隶制度,大部分奴仆是有那么一点点的自由的。
自耕农,良家子这个群体,远比西方所谓公民阶层有更多的权力,更高的地位。奈何,这个群体如后世的中产阶级一样,正在持续减少。
当大部分百姓沦落到欲为奴隶不可得的地步,很多事情,也就必然发生了。
公平公正,这种烂大街的大道理,偏偏是唯一能缓解这种问题的解药。
这是贺重安越来越深刻明白的道理。
自古以来,老百姓都有句话:“难道就没有一个说理的地方?”
贺重安很清楚的知道,是的。
没有。
后世或许有,这个时代真没有。
就拿贺重安来说,现在的贺重安,对于小门小户,稍稍示意一下,就能让他们家破人亡。贺重安一点代价都不付出,即便将来贺重安倒台了,也是别的事情,绝对不是这一件事情。
就经济规律而言,财富向极少人聚集,是有一个时间的。以这个时代信息,金钱流动速度,不会那么快。
但空间可以被重力扭曲,经济规律可以被政治扭曲。
这一群有特权的人,他们怎么可能与下层讲道理。
他们自诩祖上,或在战场上浴血厮杀。或有祖辈世代官宦。祖上如此积累,难道是要让我与泥腿子讲道理?
特权加掠夺,令本来就脆弱的正常经济循环破产。然后就是天下大乱了。
而干活给钱。
就是让百姓有一个出卖劳动力谋生的市场。可以领工资报酬,就是就业。
自然也是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自然不是好东西,但它比封建王朝好太多了。
他至少承认,人对自己有支配权。因为对劳动力有支配权的人,才能出卖劳动力。
而封建制度人身依附制度中,人自己都不是自己的。如何谈劳动力出卖。
张元品沉吟了好一阵子,他不明白贺重安言外之意,却明白贺重安的暗示,贺重安可以帮忙,但不能白白帮忙。
“你想要什么?”
贺重安沉吟片刻,说道:“我马上要离京了。一时间也说不好。就暂且记在账上吧。将来,我有事找你,你可不能推脱。”
“那是自然。”张元品一口答应。
张元品自信将来自己一定能将这个人情还上,但还要打一个补丁,说道:“不过有些话说在前面,要让直接站队贵妃,却是想都不要想了。”
贺重安知道,这是贵妃最大的问题。
废长立幼,取乱之道。
这是儒家士大夫的共识。也是大部分文官的集体意志。不管是谁,不管他内心中怎么想,只要他是读四书五经出来的,就一定是这个态度。
而今之所以不发难。
是因为皇帝的态度。
而且他们不着急。
说到底,储君之位是皇室内部问题,谁当皇帝,都是文官代行朝政。这一点不会改变。
真正着急的诸位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