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2 / 2)
“江南消息一日三变。郑大人在江南苦于应付。我听公子的想法,似乎不想快些到江南。”
“王先生果然高明。不错,我不急着去江南。”贺重安笑道。
“公子难道不担心,江南局势恶化下去?”
“再恶化能恶化到什么地方去?他们能将江南织造局给烧了,将郑三哥给杀了?”
“这不至于。”王烈连忙说道。
江南这些人如果有这个勇气,还谈什么江南民风羸弱。
“既然如此,就让他乱。”贺重安说道:“你觉得江南市面上乱一日,是我的损失,还是江南百姓的损失?”
“我一日不到江南,他们就要闹下去。我还没有到江南,乱子就平息了,他们怎么与我讨价还价?”
“但有些事情,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再四。持续一个月两个月的乱子,那时候,就是民心厌弃的事情。我就能顺势而为。”
“其实我对江南感到最烦恼的是,不清楚就不用我操心了。”
王烈倒吸了一口凉气。看贺重安的眼神有些惧怕了。
王烈身为越王的幕僚。也是参与过不少事情的。但从来没有见过贺重安如此冷酷的思维。
因为贺重安为了政治上的胜利,其实将很多原则都放弃。
贺重安画下的底线,就是江南不叛变,或者说江南叛变。而江南那边的人有这么清晰的底线?他们只是想要维持之前的局面。
甚至不用维持之前的局面,只要维持自己家利益不受损就行了。
这两者之间差距,简直差一条长江。
同时也牺牲了地方百姓安宁。
江南士大夫最喜欢的裹胁民意,将自己的想法裹胁成为江南百姓的想法,从而裹胁民意对抗朝廷。
而贺重安根本不在乎江南百姓过得怎么样?
你闹,影响了江南百姓的正常生活。出现大规模百姓生活困顿,贺重安似乎根本不放在眼中。这种宁可打乱江南,也要将自己政策执行下去的狠劲,让王烈有些惊惧。
其实贺重安没有王烈想的那么冷酷无情。
但政争犹如战场。是容不得三心二意。在搞死对方之前,三心二意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那是显死的不够快。
唯有胜利者才能仁慈。
没有打赢,就显自己的圣母心,那是宋襄公。
更何况,贺重安不是看不起这些人。而是这些人其实并没有真正扰乱江南的力量。是士大夫阶层在维护地面稳定上,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一句话可以概括。
江南是士大夫的江南,不是勋贵的江南。
江南真乱的损失最大的是江南士大夫,关贺重安什么事情?
贺重安甚至能够借助江南大乱,狠狠地捞一笔钱。
在海外贸易受损的江南士大夫,仅仅是整体江南士大夫的一小批人。
这些人是不能代表全体江南士大夫的。乱下去,江南自己内部就会出现分裂。
既然如此,贺重安何不等等。
这就是兵法所云,避其锐气,击其堕归。
“那公子是准备走海路?还是走运河一线?”
“自然水师走运河一线。”
贺重安这一次出京,也是有自己的想法与打算的。
他很清楚,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可能出京,这一次出京,也是自己预料之外的事情。
所以,每一次出京的机会,都是弥足珍贵的。必须要利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