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这样的土地为什么要撂荒?(2 / 2)
这不是预测,而是贺重安多年当领导的经验。
永远不要去揣测,某些人会有多愚蠢。
天下最聪明的人,与最愚蠢的人,都是凤毛麟角。
但从比例上来说,这样的蠢人在体制内,也是有很多的。
真正的蠢人,绝非那种蠢的挂相的人。反而是看上去很聪明,自己觉得很聪明,但是自作聪明,一旦做事,就做那些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蠢事。
很多事情按部就班的做,虽然不会太好,但一定会不会太坏。
就怕某些“聪明人”搞出什么发明创作。将本来还能维持的局面,给搞坏了,
“公子,您如果着急的话,可以派人去找当地官员,以公子等级,他们会给公子单独开路的。”
“不用了,”贺重安本来就没有想那么快去江南。自然不着急,说道:“且等等。你对运河两岸熟悉吗?”
“熟悉。小老儿,大半辈子都在船上。”
“可否引我在两岸村落看看?”
“公子,这些破落户没有什么好看的。公子如果想上岸,去临清济宁这些大地方比较好。”
“我去什么地方?你不用管,只管说能不能?”
贺重安看得就是农村。
朝廷赋税根基在于田赋,纵然其他方面商业税收已经不少了。但田赋,农村,农业,这些才是朝廷的根基所在。
但凡农村过得去,上面乱一点,贪污一点,不会出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纵然闹出一些乱子,也能很轻松的平息。
但如果农村的情况,很糟糕。
其他方面,即便是繁花似锦,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这些心思,并不是船老大能够理解的。
他却知道,贺重安是贵人,不可怠慢。
早早找了一个小码头靠岸。贺重安带着熊大力,郑九娘以及几十个护卫下了船。
在北京,贺重安不担心自身的安全,但在这里,却不得不小心谨慎。北京城外两百里的距离内,就有土匪,更不要说这里。
贺重安可不想,阴沟里翻船。
只是贺重安没有走多远,就看见一大片荒地。
有荒地,其实很正常。
后世将整个平原都变成耕地,其实是在大量机械使用的基础上,才能做到。
而很多地方,土质不好了。水上不去了。位置不好了,等等诸多原因,有荒地很正常。
但贺重安看出不正常的地方,这一片荒地未免太整齐了一些。
贺重安趁着春天草木未盛,让人清理出一片地。清晰的看见地面上的田埂-----这是撂荒地,不是原本就荒的。
贺重安不由皱起眉,让人垫起几块石头,他站在上面,目测这一块土地大小。然后又观察附近的水系,来确定这一片土地的开垦难度。
最后得出结论:这一块地大概有千余亩。虽然离水不算太近,但经过简单的引水,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可以成为水浇地。
土质的问题,贺重安研究不深-----他又没有种过地。
单单看这条件,就可以断定,这一片土地,纵然不是上等的,也绝对不会是下等的。
贺重安将船老大叫来,说道:“你觉得这样的土地,为什么要撂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