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陶牧入局(1 / 2)
陆嵩怎么肯如此轻松放过陶牧?
陆嵩这一段时间,思来想去,揣摩破局之法。
但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
解铃还须系铃人。
这问题从哪里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回到哪里去?
那就是朝堂。
有了朝堂上压倒性优势,陆嵩这些没有官身的人,根本没有办法应对。
要解决这个问题,上策,想办法在朝廷发难,否定贺重安的方案。
但不可能。
皇帝太缺钱了。
中策,就是在地方上动手脚。
下策,才是而今的局面。
这也没有办法。因为本质上,陆嵩之前的做法,就是秀肌肉,让对方知难而退。
万万没有想到,他秀过肌肉,对面也将上衣给脱了:来打啊?
只能回到中策上。
其中关键,就是地方官员们的竭力支持。
陶牧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陶大人。你是湖南人,离开家乡多少年了?”
陶牧不知道陆嵩为什么这么问,也装模作样的掐指一算,说道:“屈指三十年矣,哎,宦游三十年,书剑两无成,真正愧见家乡父老啊。”
“陶大人,以为你还可以当几年官?能升到什么位置,为一任总督,还是入京,为尚书?”
陶牧微微皱眉,觉得陆嵩问得太冒昧了,但还是说道:“不成了。不成了,估计一任巡抚终老了。”
“如果能在苏州任上终老,就再好不过了。”
论资排辈的升官方式,不仅仅对中下层官员如此,对上层官员更是如此。
上面不蹬腿,
而平级调动,哪里能比得上江南啊?
“陶大人,不要想了,这一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陆嵩说道:“贺重安此番南下,名义是追缴田赋。大人自己知道,这田赋能追缴吗?”
朝廷在田赋上的问题是最大的。
江南田赋的问题是更大。
其实每一次朝廷派人下来催缴田赋,本质上,是一场大型作秀现场。
将上面人糊弄过去而已。
上面很多人也知道,但能糊弄住,说明问题尙在控制范围内。
比较糊弄上面检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当地士绅通力配合才行。
既然士绅能搞配合官府行事,纵然有什么小问题,也能解决掉。
“能不能追缴,恐怕不在我,而在上面,还有
上面自然指得是朝廷。自然是朝廷决心。
。与地方大族的配合。
这两者,缺一不可。
“陆兄,有什么话,还请直说。”
“我的意思是,陶兄这个师徒到头了,就在今年了。”
“呵呵呵-----”陶牧不相信。
陆嵩给陶牧倒酒,用最温和的语气说出最狠的话:“陶兄,这么多年苏州所作所为,我一清二楚。报纸是个好东西,可以一日之间,风传江南。”
“到时候,陶兄如何为官啊?”
“你------”陶牧气的站起来,说道:“你到底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