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巧夺天工(2 / 2)
为了更好的用内务府的钱,或者说,皇帝的钱,办贺重安自己的事情。
一些财政纪律还是要有的。
只是贺重安岂能不知道,绝对不能当面拒绝女人,先糊弄过去再说。
贺重安带着郑九娘观看江南织造局的规模。
整个江南织机数量在百万之上,只是这个时代,没有人去统计这个数据。具体多少。很难说。
江南织造是实打实超过一万多张。而且并不是民间的普通织机,而是各种特种织机。
比如大提楼织花机,这种机器,一般的作坊根本都造不了。
因为要造机器,先造房子。
还有缎机。阔幅绢织机,还有很多水力驱动的机器,等等。
让贺重安大开眼界。
但也看到了局限性。
那就是织造局的所有机器都不是走量的。都是精益求精。产品品质很高,妥妥的奢侈品。
这些东西,并非不赚钱。但真正成为国家支柱的产业,还是大宗商品。
贺重安一边看,一边找来能招织机的工匠。算是对织造局的技术储备摸底。
看看,要怎么样整合江南织造的技术。
********
长兴吴家。
吴家祠堂制上。
吴守中的弟弟,吴守正将吴家各方的主事都叫来。说道:“情况就是这样一个情况,我大哥就是这样的意思。诸位长辈,怎么看?”
长兴吴家是一个大家族,是长兴本地的地头蛇。
吴守中吴守正兄弟,年轻的事情其实是族中非常不起眼的。在读书上,吴守中比弟弟更有天赋。于是家里决定,吴守中读书,吴守正去做生意。
而吴守中中进士之后,吴守中这一脉,在吴家立即成为主脉了。所有吴家的人都来叙谱联宗。
然后重修祠堂,吴守中在京师,而吴守正在家中守着祠堂,成为了长兴吴家的话事人。
这其实就是很多士大夫家族起起落落的情况。
很多大家族开枝散叶,有好几脉读书都可以,相互扶持,每一脉都有自己的堂号。但有些大家族,曾经辉煌过,就会子孙繁茂。在一地定居,但凡出了一个读书种子,鲤鱼跳龙门,就立即通过各种手段,重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新的宗族。
这也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
各地吴家子弟,虽然今后好给吴守中兄弟一份银子。但对外腰杆硬了。有底气了。
可以借长兴吴家的名字,坐很多事情。
吴守正兄弟,立即拜托了之前贫困的状态,而且拥有了指挥整个吴家的权利,要钱有钱,有人有人。
合则两利。
当然了,将吴守中后人,出不了进士,那就重复之前的轮回。
只是这样也有一个弊端,吴家兄弟崛起时间太短,还没有完成对吴家内部的整合。
虽然吴守正得了兄长的书信,也必须和这几支强势的家族长老商议一下。
“二爷。”一个老人捏着胡子说道:“这一件事情,是不是从长计议。”
“我也打听了最近的风波,陆家为首,剩下的有很多人家都在背后使劲。咱们这样做了。岂不是得罪了江南父老。将来恐怕不好办啊。”
“其实,得罪人到也没有什么,咱们大爷,现在是内阁首辅,我们得罪了他们,他们也得忍着,只是能换来什么?那个贺重安的是真能成事的人?”
“如果闹上一场,最后将人给得罪完了,却什么也没有得到,那就有些尴尬了。”
这其实是这些人共同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