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谢家宝树(2 / 2)
“或许唯一的交情,就是与西夷议和之事。”
贺重安恍如,获悉是皇帝下令推动这一件事情,让谢尚书品出了很多的味道。
这才引得谢家下注。
贺重安笑道:“谢公子这样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我正有一件难事。说来惭愧,江南织造府中,有如此多的硕鼠,而今虽然捕杀一空。却少了办事的人。谢公子如果得空,可来襄助一二?”
谢方仪心中微微不舒服。
他谢方仪是江南最年轻的举人,江南的举人,放在整个天下是非常有含金量的。
未来的进士,几乎是板上钉钉了。
更不要有谢家的支持,十几年后,名扬天下,成为一方名臣,是很简单的事情。
谢方仪来此,不过是听从谢朗的嘱咐,来这里表明一下态度。不要让贺重安在江南放得火,烧到谢家自己身上。
也是为了做中间人,牵线搭桥,让双方有谈判的余地。
不要让贺重安出什么事情------贺重安真出了什么事情,谢家作为地头蛇,也不好过。
没有想到,贺重安真让自己干活。
但话已经说出来,只能点头说是。
贺重安随即对郑邦基吩咐道:“让谢公子,暂时给你打下手吧。”
郑邦基一愣,他自然听过谢家的名头。甚至南海郡王也感叹过,将来郑家,也能与谢家一样,成为传承百年不败的,官宦世家。他也就知足了。
是以,郑家现在显赫一时。郑邦基并不觉得,谢家的读书种子,地位比他差。
这明显来示好的。却偏偏去打杂。
郑邦基很不解,先听贺重安安排下来,然后马上来问。
“贺兄,何以如此待客?”
“我想看看,谢方仪的成色。”贺重安说道:“然后再做安排。如果他这样一点点事情都承受不起,谢家,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而且,”贺重安一笑道,“焉知谢家没有人此刻正在见陶牧?”
郑邦承一愣,说道:“谢家脚踏两只船?”
“这不是很正常的。”
贺重安轻轻一笑,他并不在乎这一点。
战争最重要是懂得在什么时候结束战争。
而今也一样。
贺重安想从江南捞够一千万两,是很难的。即便用非正常手段也是很难的。
必然引起一场大风波。
但比引起一场大风波更重要的是平息这一场大风波。
京城才是贺重安的主战场。如果贺重安前脚就走,后脚在江南所有布置都是失效了。
贺重安江南之行,就是失败的。
必须承认,谢朗是老狐狸,不声不响,给贺重安垫了一个台阶。
不管据说发展到什么地步,谢家都在这一场风波中,屹立不倒。甚至还能得到好处。
贺重安也必须承情,他其实也需要这个渠道。
但并不是现在。
现在还不是谈的地步,现在谈,贺重安是要不上价格的。只能让谢公子,先去一边呆着,将来有需要的事情,自然是谢公子历练出来,可以重用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