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不会是那五间吧?(2 / 2)
“不错,有点生意头脑,”常桂香不吝啬地称赞道。
“那我将火锅几种底料的方子给你写出来,先来两种吧,之后再慢慢推出,这也算是勾着顾客的一种法子。
烧烤配料和手法也一起写出来。
你得保证秘方不泄露出去,否则,火锅店可就开遍整个京都了!”
明新荣拍着胸口道:“婶儿,您就放心吧,这方面我大哥有经验,他可是部队这方面的专家。
他肯定能够拿出一套比较周密的计划。”
底料方子只要拿捏住最关键的地方,就不怕被人学了去。
常桂香笑着点头,“中午的时候,我做这两种汤锅,咱们吃火锅品尝一下,然后再谈合作的事情。”
明新荣嗯嗯着,“我很期待婶儿的手艺。”
曹嘉谦在旁边等了好一会儿了,一直都认真听着,脸上没有一点烦躁和不耐。
常桂香这才侧头跟他聊天,“小曹,你呢,你想要选择哪一门生意呢?”
曹嘉谦挠了挠头,笑着道:“婶儿,我家底蕴不算厚,就选个糕点铺子吧。我亲戚有在粮局工作的,能够提供面粉,和各种粮食,但是肉类却不好弄。”
“糕点的利润也不小,”常桂香挑眉,巧了,这赵美娟寻百货大楼的经理也是想要开糕点铺子的,没有她的引导,他们还是要摆开擂台了!
“我就是寻个事情做。以前提起双职工家庭,谁不羡慕啊?
可现在经济放开,再抱着死工资,只能被别人甩在后面!
如今随便做点生意,都比上班赚钱多,就我闺女校门口卖早点的老太,我跟我媳妇蹲过一个早上,就帮她算过账。
她一天能赚大几块呢,一个月下来二百多块钱……”
曹嘉谦是南市人,见闻不如明新荣,可他经常看书读报,了解的也不少。
要不是切实看到餐饮界丰厚的利润,也不会站在常桂香跟前。
而这也是为什么,常桂香跟老爷子和老太太们聊天聊得不错,可真正过来报道的没几个。
大家想到的下海,就是辞职南下寻摸商机倒卖货物,又或者进一些商品摆摊、开铺子,很少涉足餐饮业的。
至少这部分行业并不在众人关注点上。
常桂香轻笑着点头:“那待会我们商讨下卖什么糕点,需要哪些设备。
起码得用到多层大烤箱和搅拌机,没问题吧?”
曹嘉谦摇摇头,低笑道:“婶儿,虽然我们全家都是职工,但我家祖上做点小生意,买些机器开铺子还是够的。
这点您不用担心。我们在市中心百货大楼旁边就有五间商铺,每一间都是三开门的那种。”
常桂香是去过市里的,想起百货大楼附近的商铺,突然她问到:“你不会是说紧挨着百货大楼门,往东大门紧闭的那五大间吧?”
曹嘉谦只是笑笑并没有否认。
常桂香倒吸口凉气,那里的位置太好了,不说隔壁就是百货大楼,斜对过是火车站,另一侧是邮政大楼,一趟街上不远处是第二人民医院、铁路局家属院、友谊商店、市体育馆、文化宫,还有一座市中心学校,从小学上到高中的那种等等。
每天客流量很大,那里的商业用地能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