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樊登讲论语:学而(精装版) > 贤贤易色:别沉迷于外在的美好

贤贤易色:别沉迷于外在的美好(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与在学校读书相比,自学也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有人给孩子买一台人工智能的学习机器,它能够判断孩子学习的进度,有针对性地推题,孩子可能在小学阶段就把中学的知识都学完了。所以我们不要过度地崇拜文凭、崇拜名校。

未来的教育,一定会发生巨大的改革。我分享过一本书叫《大学的终结》,作者是美国的一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他基于对近代大学的发展轨迹的研究,告诉我们大学的未来会是怎样的。他认为,将来很有可能有更好的学习方式替代大学。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这句话说得很保守,子夏并没有给“孝”下一个绝对的定义,告诉大家怎样做才叫孝。比如,是不是必须给父母买别墅,让父母过上很好的生活,才叫作孝呢?我们不能这么定义,因为很多人买不起别墅,很多人也无法让父母衣食无忧。

中国古人其实很能体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状况。古代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万恶**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为善和孝顺,都要看心,不能只看行为。倘若只以行为评定,会发现寒门没有孝顺的人,因为寒门之人很难给父母提供富足的生活,他们有心而无力。评价一个人是否孝顺,我们要看的是他有没有为父母尽心。

万恶**为首,却是看行为的,不能只论心。如果说有做坏事的想法就是个坏人,那这个世上难有好人。中国古人是非常宽容的,他们为大家的行为设置了底线,尽量考虑客观条件,也充分尊重人性,并不过分严苛。

子夏所讲的“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然做起来没那么容易,但并不算特别高的要求。

在子夏的这句话中,争论最大的是“贤贤易色”。尤其在互联网上,很多文章和帖子在讨论这个社会是该尊重科学家,还是该欣赏女明星。实际上,大家归根结底想要讨论的是“贤贤易色”的问题。大家想知道,这个社会应该尊崇的是科学家这类内在丰富的人,还是像演艺明星一样具备外在美的人。这其实没什么好对比的,更不必非得把这两种职业放在对立面。

外在当然也重要,但相比较而言,可以将外在的东西放在一边,更多地看看内在的东西。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讲,“贤贤易色”真的是很有意义的一句话,因为年轻,很难做到这一点。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自己的青春期,谁会因为一个人的内在而去崇拜他呢?那个时候,很少有人崇拜居里夫人、牛顿吧?我也是直到近年才崇拜牛顿。我们年轻的时候,大都还是喜欢好看的明星。明星经过完美的包装,外表精致美好,但内在到底如何,我们不知道。

我的妻子少女时期特别崇拜两个男明星,她妈妈把其中一个男明星的画报没收,但允许她崇拜另一个人。妻子问原因,妈妈回答,她看了八卦新闻,知道这个明星的学习成绩好。

“贤贤易色”,就是告诉年轻人,要去崇拜内在优秀的,而不能崇拜那个只会打扮自己的。

子夏劝年轻人要清醒,学会看内在。年轻人多在乎内在,对自己有帮助;如果只追求外在,花钱买演唱会门票,疯狂追星,对自身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我们在机场,时常看到一群孩子花钱买机票,跟拍某个明星。我每次在旁边看着,都纳闷:明星戴着大大的口罩和墨镜,几乎遮住整张脸,很难认清楚是谁,但孩子们还是兴奋地拍照。我觉得他们根本拍不到正脸,却一直拍,兴奋地喊道:“他真帅!”

这时候,就该打出一个牌子了:贤贤易色。

这句话到今天依然有教育意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