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清水塘(2 / 2)
衡阳地区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社会主义思潮在青年中较有影响,特别是在湖南省立第三师范里,由蒋先云等组织的“心社”团结了一批进步青年。毛泽东通过夏明翰、贺恕等了解到这些情况,便在夏明翰的陪同下来到衡阳。
据屈子健回忆:
1921年10月中旬,毛泽东与夏明翰赴衡阳找湖南省立第三师范的进步教师和学生谈话,开座谈会,在第三师范的一间教室里,讲演历史上农民的造反行动。以前人们只听说黄巢、李自成都是“贼子”“犯上作乱”,而毛泽东却肯定东汉末年黄巾之乱,明朝张献忠、李自成之乱,实际上都是代表农民反抗封建王朝的压迫,都是农民革命。毛泽东还分析了历代农民起义其所以失败原因在于没有先进阶级和政党的领导,并以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为例说明工人阶级的领导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当时学生听了,感到很新奇。〔4〕
在传播马列主义的基础上,毛泽东还积极发展觉悟分子,在三师进步学生组织中发展了蒋先云、黄静源、唐朝英、蒋啸青4人入党,建立了湖南第一个党小组——衡阳三师小组,由黄静源任组长。同时,从三师进步学生组织“心社”中发展了一批青年团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三师支部。
1922年4月29日,毛泽东再次到衡阳。他在衡阳三师发表了题为《社会主义》的讲演,就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实行社会主义、怎样实行社会主义等问题,向听众做了深入分析。他指出,社会主义是最好最正确的理想。无政府主义、基尔特主义、工团主义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都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理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实现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才能消灭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5月1日,毛泽东在衡阳学联会议厅召集党团员骨干和进步师生,做了马克思的生平及其艰苦奋斗简史的报告,使大家对马克思的伟大业绩有了清楚的了解。在毛泽东的宣传、组织和发动下,衡阳三师学生中的不少进步青年秘密参加了共产党和青年团。1922年5月,中共衡阳三师支部成立。5月1日,衡阳社会主义青年团地方委员会成立。
5月3日,中共中央要求全国在5月5日召开纪念马克思诞辰104周年大会。毛泽东从衡阳赶回长沙。〔5〕
毛泽东十分注意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高菊村等在《青年毛泽东》一书中写道:
1921年10月,毛泽东第一次到安源煤矿考察,了解工人生产、生活情况及其革命要求,准备开辟安源的工作。
这年11月,中共中央局通告要求上海、北京、广州、武汉、长沙五区“早在本年内至迟亦须于明年7月”都能发展党员“30人,成立区执行委员会,以便开大会时能够依党纲成立正式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此,毛泽东进行了许多艰苦深入的工作。
1921年12月,毛泽东第二次到安源,“先以朋友的关系与各工友接洽,渐谈及工人受痛苦受压迫及有组织团体之必要等情况,于是大得工友欢迎”。〔6〕据同行者张理全回忆:毛泽东这次“还到修配车间、八方井、洗煤台、炼焦炉等处找工人谈了话,向他们了解情况,并对他们进行了组织起来的宣传教育”。回长沙后,派李隆郅(李立三)等去安源办工人补习学校。李立三回忆说:年底,“派我们到安源去做工人运动的时候,他对于如何在工人中进行工作,如何把工人逐渐组织起来进行斗争,已经是胸有成竹。现在我还模糊记得他当时告诉我们的话:安源工人众多,受到种种残酷剥削,生活特别痛苦,是工人运动可能很快开展的地方。但是应当看到,反动统治势力的强大和社会环境的黑暗,要开展革命工作并不是很容易的。首先应当利用一切合法的可能,争取公开活动,以便和工人群众接近,发现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逐渐把他们训练和组织起来,建立党的支部,作为团结广大群众的核心”。1922年1月,安源办了一个工人补习学校。2月,成立了湘区最早的产业工人党支部——中共安源支部。当时只有6个人。〔7〕
在此前后,长沙的湖南自修大学、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衡阳的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等处,都建立了中共支部,发展了一批党员。
5月5日,毛泽东和中共湖南支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纪念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的部署,通过“长沙马克思学说研究社”发起,在第一师范学校礼堂举行了纪念大会,参加者有千余人。在这次大会上,他先后“讲演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与中国”。〔8〕
5月间,湘区(包括江西萍乡安源)共有中共党员30人,正式成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何叔衡、易礼容、李隆郅为委员(不久增加郭亮),区委机关设在长沙小吴门外清水塘22号。〔9〕
毛泽东还根据中共中央局的指示,积极在湖南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先后吸收黄爱、庞人铨、张理会等优秀人物入团。到1922年5月,在长沙已有团员50余人。毛泽东还兼任长沙团执委书记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