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人子耶稣——认识他的人谈他的言行(9)(2 / 2)
耶稣不仅关心残疾人,他更关心强壮的人和体质健全的人。
他的心智寻觅并掌握他人的心智。他的完美灵魂居于其他灵魂之中并予以关怀。当他这样做时,他的灵魂正在重塑这些理智和那些灵魂。
看上去这都是奇迹;但对我们的主和导师来说,轻而易举,就像每天呼吸新鲜空气一样。
现在,就让我讲一讲另外一些事吧!
有一天,我和他二人正走在田间时,我们感到有些饿,便走到一棵野苹果树下。
那棵树上,只有两个苹果垂挂枝头。
耶稣抓住树枝一晃,两个苹果落到地上。他拾起苹果,递给我一个,把另一个握在手中。当时我很饿,没有几口,便吃下了那个苹果。
我望了望他,见那个苹果仍握在他的手里。
这时,他把那个苹果递给我,并且说:“你也把它吃下去吧!”
我接过苹果,伴随着这不知羞的饥饿,我把它吃下肚去。
当我们朝回走时,我望了望他的面孔。
可是,我怎样把我所看到的告诉你呢?
那是一个夜晚,
烛光挂满了天。
那是一个梦,
圣魂不能到达它的边沿。
牧人赶着羊群,
幸福安祥地度过午时;
在寂静地黄昏里,
转回家园,
然后便是入睡,
又是一个梦中甜眠。
这些全是我从他的脸上看到的。
耶稣给了我两个苹果。我知道他也像我一样饿。
然而现在我已明白:他甘心情愿把两个苹果给我,他从另一棵树上吃到了别的水果。
我很想多向你讲些他的故事,可我又怎能讲得了呢?
当爱变得广大无边时,言语自然也就少了。
当记忆超载之时,自然变得深沉无语。
彼得
谈邻居
有一次耶稣在迦百农城说:
“你的邻居,是住在隔壁的、你的另一个自己。当灵魂相识之时,一切隔墙都将坍塌。
“你要像爱你一样地爱那个自己。
“邻居也是你所不了解的万能之神的一种形象。
“你的邻居是一片田地,你的希望之春身披绿衣在那里徜徉漫步,你的需求之春安卧那里梦想着雪积如山。
“你的邻居是一面明镜,可以照见你的容颜;你会发现,一种你所不知的欢乐和不曾有过的忧伤,为你的容颜增光添彩。
“我希望你像我爱你一样爱你的邻居。”
我问他:“不爱我的邻居,又贪图我的钱财,想占有我的财产,我怎么能爱他呢?”
他回答道:“你在前面耕地,你的雇工跟在你的后面撒种,这时有只鸟儿在啄食你丢下了的几粒种子,你会停下来朝后看,或者丢下犁杖赶飞鸟儿吗?
“你如果那样行事,你就不配获得日后的丰收果实。”
耶稣这样说,使我感到害羞,我只有默默无语。但是,我并不惊怕,因为耶稣在朝着我微笑。
耶路撒冷一鞋匠
谈一位中立者的看法
我不喜欢耶稣,但我绝不讨厌他。
我听他讲话,不是听他讲的道,而是听赏他那银铃般的声音;他的声音令我感到快慰。
他所讲的一切,使我难以理解;但是,他那抑扬顿挫的声调,却久久萦绕在我的耳际里。
其实,若没有跟我谈起他的教诲,我简直弄不清他究竟支持犹太人,还是反对犹太人。
玛利亚的邻居拿撒勒的苏珊娜
谈耶稣的童年和青年时代
我认识耶稣的母亲玛利亚,还是她成为木匠约翰的妻子之前;当时,我也还没有结婚。
在那些日子里,玛利亚常看到种种幻象,听到各种声音,常谈到天使在梦中访问她。
拿撒勒的居民都很留意她,观察她的来去行踪,用温和的目光注视她。因为她的前额上傲骨高高,阔步中包含着某种威严。
有些人说:“她有些疯疯癫癫。因为她只为自己的使命才出门。”
她还很年轻时,我就认为她已是老妪。因为她花季里便有收获,春天里就有成熟的果子。
她出生、成长在我们中间,然而她却像从北国迁移而来的异乡人。她的二目常常含着一种惊异神色,就像还不熟悉我们面孔的人一样。
她高傲似古代女先知米利暗;米利暗是亚伦的姐姐,曾带着她的兄弟们从尼罗河谷一直走到荒原。
后来,玛利亚与木匠约瑟订婚了。
玛利亚怀耶稣时,常到丘山中散步,伴着黄昏回家,二目中总是噙着快活而忧伤的神情。
耶稣出生时,我听说玛利亚对她的母亲说:“我不过是株尚未修剪的树,就请你照料这颗果实吧。”
接生婆玛丽听到了这句话。
三天后,我去看望玛利亚。我发现她的二目中含着惊异神色。我还看到她的**丰隆高耸,双臂抱着自己的头生儿,如同贝壳紧抱珍珠。
我们大家都喜欢并关怀玛利亚的婴儿。那婴儿给我们送来一股温暖。婴儿的心脏搏动伴随着生命的脚步。
春去秋来,四季更替,孩子长成了一个少年,笑容常在,却很少出门游逛。
我们都不知道那少年在想什么;在我们看来,他好像不是我们的同时代人。
他勇敢过人,敢于冒险,但从没有人责斥过他的行为。
他总是主动找别的孩子玩,而不是别的孩子来找他。
当他十二岁时,有一天,他手拉着一个盲人过溪流,安全地将盲人领到了大路上。
盲人深怀感激之情问他:“小孩子,你是谁?”
他回答:“我不是小孩子,我是耶稣。”
盲人又问:“你的父亲是谁?”
他答道:“我的父亲是上帝。”
盲人笑了,说道:“你说得多好,我的孩子。不过,谁是你的母亲呢?”
耶稣回答说:“我不是你的小孩子。我的母亲是大地。”
盲人说:“那么,我是由上帝与大地的儿子带着过河的啦。”
耶稣回答道:“你去哪里,我就领你去哪里。我的眼睛总是跟随着你的双脚。”
耶稣像我们花园里高贵的椰枣树一样渐渐长大成人了。
当他十九岁时,他就像赤鹿那样漂亮。他的二目透出蜂蜜一样的清澈,充满着对日月的惊异神情。
他的口里噙有沙漠上的羊群对湖水的渴望。
他常在田野上独自行走。我们和拿撒勒的少女们的眼常跟随着他。
爱在美的面前总怀着羞色,然而美却永远伴随着爱。
岁月准许耶稣在庙堂和加利利的花园里宣教讲道。
有几次,玛利亚跟着耶稣,去听他讲道,聆听那发自她的内心深处的声音。
但是,当耶稣及其爱戴的人们到了耶路撒冷时,玛利亚便不想去了。
因为我们这些来自北方的人,经常在耶路撒冷大街上遭到嘲笑,即使我们带着供品去圣殿时也难逃避。
玛利亚自尊心强,不愿屈服于南方人。
耶稣访问过东方和西方的其他地区。他访问过什么地方,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总跟着他。
但是,玛利亚总是在家门口等着。
每天晚上,她总是注视着大路,等着耶稣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