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封狼居胥,朱棣在圣地上蹦迪!(2 / 2)
最后与张太后立朱厚照堂弟、兴王朱祐杬的嫡长子朱厚熜(嘉靖)为帝。
按理说,朱厚熜以小宗入大宗,需以宗法制过继给明孝宗,改称生父兴献王朱祐杬为“皇叔父”。
可嘉靖帝要求尊生父为皇考,此举遭杨廷和等朝臣反对,这也是有名的“大礼仪之争”。
至于成祖…
朱棣和嘉靖帝一样,也是小宗成大宗。
抬高朱棣,嘉靖帝此举也是加强自身的正统地位。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你给你家老朱抬寿命,想顺位继承…”
“小宗成大宗,嘉靖估计在学你,就给你抬了抬地位…”
“……”。永乐帝朱棣仿佛没听到,剥开花生吃起来。
嗯?
味道确实独特,又香又有嚼劲,不免让人贪食。
永乐帝朱棣岔开了话题,问道:“此物叫什么?”
“花生。”
许易补充道:“再过两百年,这玩意就会从海外流入大明,也算是一种不错的作物。”
“洪武一朝还有土豆和番薯这些高产作物,你要是需要,等去了洪武一朝,我可以帮你运一些过来。”
“当然,量大的话,我这需要收一些运费。”
花生传入中国也是明朝,约崇祯年间(1631年左右),自东南亚经海路传入中国东南沿海。
永乐帝朱棣很想去洪武一朝看看,可还是决定等封狼居胥山,班师回朝后再去。
至于宝船的事,已经不需要许易再提。
朱棣已经和永乐帝朱棣说了,后者并没有意见。
见许易提钱秒变奸商嘴脸,双眼爆光,永乐帝朱棣无奈一笑。
哪怕许易不提此事,他也知晓轻重。
“待回朝后,我会命人去缅甸宣慰司多寻翡翠。”
“若有所需,朕无有不予!”
略微迟疑,知晓寿命的永乐帝朱棣眼神真挚道:
“父皇母后,还有大哥他们,往后多劳你照料。”
……
……
无论游牧民族还是农耕文明,最主要的是水源。
华夏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有“三江源”核心地域。
作为游牧民族的蒙古也是如此。
“封狼居胥”的狼居胥山,自古是蒙古大河的发源地。
怯绿连河、斡难河和土兀刺河,”三河源头”是蒙古帝国发源地,而三河均发源于肯特山地区。
《蒙古秘史》记载称,蒙古始祖“孹儿帖赤那”(苍色狼)与“豁埃马兰勒”(惨白色鹿),渡腾汲思海(呼伦湖)迁至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
而这不儿罕山,便是肯特山,是蒙古当之无愧的腹地圣地。
元狩四年,霍去病追杀匈奴至狼居胥山。
“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虏)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
“封禅”二字,“封”指在泰山上筑坛祭天,“禅”指在泰山下的小山上辟场祭地。
狼居胥山以“祭天”,“祭地”于姑衍山举行。
在肯特山进行祭祀天地的“封禅”大礼,无异于站在人家祖坟坟头上拉屎。
对于强盛的匈奴、蒙古而言是奇耻大辱。
无怪乎古人将此事视为北伐最崇高的功勋。
加之成吉思汗诞生于此,据说又埋葬于此,肯特山更是北元蒙古的“神山”。
这日。
惠风和畅。
高台垒筑,龙旗飞扬。
“明嗣天子臣治,昭告昊天上帝,文成武德,明有天命……”
“……大明皇帝朱棣,今谨告天地神祇。”
浩浩荡荡的军士,见证着这场封狼居胥山的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