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这叫民意(2 / 2)
“旧事物在灭亡前,总要疯狂挣扎一下的。”林舟拿起螺丝刀,精准地拧紧了一颗松动的螺丝,“让他们叫吧,叫得越响,到时候脸被打得越疼。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把‘打脸’的巴掌,磨得再亮一点。”
他指了指面前这台看起来依旧笨重,但内部逻辑已经完全重构的机器。
“等这东西连上全国的工业脉搏,魏文明那篇文章,就是他给自己写的墓志铭。”
京城,燕北大学,计算机研究所。
外头知了叫得人心烦意乱,机房里头更吵。
那种吵,不是菜市场的喧哗,是那种低频的、钻脑仁的嗡嗡声。几十个机柜排成排,像几十个得哮喘的老头,在那儿呼哧带喘。散热风扇玩命地转,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烘烘的,带着股绝缘漆皮烤焦了的味道。
小陈把手里的搪瓷缸子往桌上一顿,缸底磕在木头桌面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又断了。”
他黑着脸,看着手里那截断成两截的穿孔纸带。
这是今天断的第三回。
为了算个非线性方程组,这台代号“103”的老爷机已经哼哧哼哧跑了两天两夜。眼瞅着要出结果了,读带机“咔嚓”一口,把纸带给咬断了。
“这那是计算机啊,这就是个吞纸的祖宗。”
小陈骂了一句,一屁股坐在板凳上,从兜里掏出半包皱巴巴的“大前门”。刚想点,想起来机房重地严禁烟火,又烦躁地把烟塞回去了。
旁边正在拿万用表测线路的老张直起腰,扶了扶眼镜腿:“行了小陈,发牢骚有啥用?粘上,接着跑呗。”
“粘?张老师,这数据都乱了,粘上也是错的。”小陈指着那堆像乱麻一样的纸带,“咱们这都折腾半个月了,连个收敛都没算出来。这效率,还搞科研?搞个球。”
老张叹了口气,没接茬。他心里也苦。
这台机器是十年前仿苏的,也是电子管的底子。一开机,那几千个电子管就跟几千个小灯泡似的亮着,稍微烧坏一个,整台机器就得趴窝。检修一次,得爬上爬下,跟伺候皇上似的。
就在这时候,机房的厚铁门被推开了。
一股子热浪裹着知了的叫声涌进来,紧接着进来的,是隔壁教研室的大刘。
大刘神神秘秘的,怀里揣着个东西,那模样跟以前地下党接头似的。他反手把门关严实,插上插销,这才把怀里的东西掏出来,往桌子上一拍。
“哥几个,开开眼。”
是一本杂志。
英文的,《StificAri》(科学美国人)。
封皮油光锃亮,滑得苍蝇站上去都得劈叉。跟咱们那种草纸印的讲义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哪来的?”小陈眼睛直了。这年头,这可是稀罕物,比红烧肉还金贵。
“托人从外文书店搞的内部过刊,废了老鼻子劲了。”大刘压低声音,手指头在那封面上点了点,“别管哪来的,你们看这个。”
几颗脑袋凑了过去。
虽然英文大伙儿也就半吊子水平,但这不妨碍看图。
图片上,是一个美国人的办公室。桌子上干干净净,没有满地的电缆,没有像墙一样的机柜。就摆着个像电视机似的东西,前头还有个键盘,旁边放着个小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