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龙国速度—271公里/小时(2 / 2)
“各系统参数正常!”
“弓网(受电弓与接触网)关系稳定!无明显火花!”
“轨道板应力监测……一切正常!”
“姜总师,”何瑞祥转向姜晨,脸上的肌肉都在颤抖,“可以……可以往上冲吗?”
姜晨看了一眼屏幕上稳定如一条直线的各项参数,平静地点了点头:“王师傅,车辆状态和线路状态良好。现在,解除200公里限制,以每分钟10公里的速度,向设计时速250公里冲击!注意观察前方,有任何异常,立即制动。”
“是!!!”王师傅的血液,在这一刻彻底沸腾了!
他将控制杆,缓缓地、坚定地,推向了最大牵引区!
“嗡——!!!”
列车发出了更为高亢的、如同喷气机般的啸叫!
“180公里/小时!”
“200公里/小时!”
指挥中心里,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死死地盯着那个不断跳动的数字!
“210!”
“220!”
“230!!”
窗外的景物,已经彻底化作了一片模糊的、飞速倒退的光影。铁轨两侧的防护栏,看起来就像是两条连续不断的白线!王师傅紧握操纵杆,手背青筋暴起,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前方那条彷彿永无止境的灰色轨道。他感觉自己不是在驾驶列车,而是在驾驭一道贴地飞行的白色闪电!
“2-----4-----0-----!!”
“2-----5-----0-----!!!”
“达到了!!!时速250公里!!!!”
当数据监测员用嘶哑的声音吼出这个数字时,整个指挥中心,仿佛被引爆了一颗狂喜的炸弹!
“成功了!!!”
“我们做到了!!!”高致远和何瑞祥,这两位为龙国铁路奋斗了一辈子的老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像孩子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老泪纵横!
“稳住!稳住!”姜晨的声音依旧冷静,“保持250公里/小时巡航!全面记录数据!”
列车,如同一道白色的闪电,在“京畿快线”这条专为它打造的赛道上,以250公里的时速,稳定地、贴地飞行着!
车载实验室里,所有的仪器都在疯狂地记录着数据。“轨道共振分析……无危险峰值!”
“车体振动……优于设计标准!”
“弓网受流……稳定!稳定!”
“气动压力测试……‘子弹头’外形优化效果显著!”
在巡航了近十分钟后,王师傅再次请示:“总调度!列车状态极好!请求……请求冲击极限速度!”
姜晨和何瑞祥对视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决心。“批准!注意安全!”
王师傅将控制杆推到了极限!“260!”“265!”最终,屏幕上的数字,定格在了一个让所有人窒息的数值上——271公里/小时!!
这,就是1990年,龙国工业在姜晨的引领下,所能达到的、震撼人心的“龙国速度”!
“先行者”号成功冲击250公里时速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在国内高层和相关领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几天后,一场小范围的、经过严格审查的媒体体验活动,在“京畿快线”上举行。
除了国内几家权威的官方媒体,铁道部还特意邀请了几位常驻京城的、来自日本、德国和鹰酱的资深媒体记者。
德国《明镜》周刊的记者汉斯·哈里森,赫然在列。
他就是一年前,那个在“京畿快线”施工现场,被龙国“基建狂魔”般的铺轨速度和“昆仑-1型”铺轨机震惊到的德国工程师兼记者。
“汉斯,你真的相信吗?那些龙国人,用那种‘野蛮’的方式铺设的轨道,真的能跑250公里?”在前往试验基地的大巴上,一名来自日本共同社的记者,一脸怀疑地问道,“我们的新干线,为了达到这个速度,花了多少年时间,用了多少精密技术。他们……哼。”
汉斯没有回答,他只是紧了紧手中的相机,表情凝重。他亲眼见过那些龙国工程师对待精度的偏执,他不敢小觑。
当他们被允许登上“先行者”号时,车厢内部的现代化和舒适感,再次让这些“见多识广”的外国记者们感到了意外。
列车缓缓启动,平稳得几乎感觉不到。
当列车时速稳定在200公里(为了安全体验,并未跑满250)时,一名龙国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一枚五分钱的硬币。
在所有镜头的注视下,他将硬币,稳稳地,立在了靠窗的小桌板上。硬币,晃动了几下,竟然……真的立住了!
长达一分钟,屹立不倒!
“Oh,yGod!”汉斯·哈里森失声惊呼,他猛地扑到窗边,死死地盯着那枚硬币,又看了看窗外飞速倒退的电线杆,脸上的表情,从震惊变成了骇然。
“Shikase……(新干线)”那名日本记者更是脸色煞白,喃喃自语,“这……这已经达到了我们新干线的平顺标准……不……甚至更好……”
这一幕,被龙国记者的摄像机忠实地记录了下来,并在当晚的新闻联播中,向全国播出。
“硬币立起来了!”
“时速200公里,硬币不倒!”
“这就是我们的‘先行者’!”
那一夜,全龙国的百姓,都沸腾了!
那种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甚至超越了当初“昆仑”号下水带来的震撼!因为航母离他们太远,而火车,却是他们每个人都可能坐上的东西!
试乘结束后,记者们又被安排到了一座铁路桥上,观摩“先行者”号以250公里时速的“全速通过”。
“注意!来了!”远处,一个白色的小点迅速放大。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
“咻——!!!”
一声尖锐的、如同战机低空掠过的呼啸声划破长空!
紧接着,是一股猛烈的飓风!
白色的“银龙”,裹挟着雷霆万钧之势,从他们脚下的桥洞一闪而过!那种速度带来的压迫感和视觉冲击力,让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还没等他们看清车窗,列车已经消失在了地平线的尽头,只留下一阵“嗡嗡”的迴响。
“……”汉斯·哈里森呆立在桥上,许久,才艰难地转向身旁的翻译吕明,他就是当年那个年轻工程师,现在已是项目骨干。
“吕先生……我记得,一年前,我说你们铺设的是‘陆地飞行器测试场’。”
“是的,汉斯先生。”
“我错了。”汉斯苦笑着摇摇头,“你们……你们是真的造出了一架‘陆地飞行器’。”
他看着那崭新的轨道,和那群依旧在忙碌的龙国工程师,用一种近乎于咏叹的语气说道:“我以为,高速度,是我们德意志和日本的专利。今天我才明白,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了。这……才是真正的‘龙国速度’!”
“龙国速度”,这个全新的词汇,第一次,不再是形容词,而是变成了一个具体的、震撼人心的数字——271公里/小时。
这次成功的首秀,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的胜利,更是一次民心的巨大提振。它极大地增强了国家高层彻底铺开高速铁路网的信心。
姜晨站在指挥中心,看着屏幕上那条不断延伸的“京畿快线”,他知道,这只是龙国“基建狂魔”时代的……一个小小的开端。未来,将会有成千上万条这样的“银龙”,驰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将整个国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紧密地联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