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新的战场(2 / 2)
但钱从哪里来?县财政肯定是拿不出来的。我拿起电话,想拨给财政局长,又放下了。现在叫来,他除了哭穷,估计也给不出什么建设性意见。必须另辟蹊径。
我的手指在办公桌上轻轻敲击着,大脑飞速运转。省里的转移支付是有固定渠道和时间的,远水解不了近渴。县里有没有可能盘活一些闲置资产?或者,有没有可能向上争取一些专项的教育补助资金?
思路渐渐清晰。当务之急是三件事:
第一,稳定人心。优先解决教师工资拖欠问题,这是燃眉之急,也是立信之举。
第二,摸清家底。不仅要看账面上的数字,更要摸清县里真实的资产、资源、潜力在哪里。这需要深入的调研。
第三,打开局面。寻找一个或几个短期内能见效的“突破口”,哪怕是修一段路,治理一段河堤,让老百姓看到变化,让干部看到希望。
“咚咚咚”,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
“请进。”
门被推开,李大海探进头来:“林县长,马书记问您九点钟方不方便,他过来跟您碰个头,沟通一下下午常委会的议题。”
“好的,请马书记过来吧,我随时方便。”我点点头。与马胜才的第一次正式工作沟通,至关重要。我需要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也要让他明白我的工作思路。
李大海答应着,却没有立刻离开,犹豫了一下,说道:“林县长,还有件事……关于给您配司机和秘书的人选,您看……”
对了,还有身边工作人员的问题。司机和秘书,是领导的眼睛和耳朵,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领导的形象和倾向。人选必须慎重。
“司机的人选,办公室有什么建议?”我问道。秘书可以稍微放一放,但司机需要尽快确定。
“办公室推荐了几个,这是名单和基本情况。”李大海递过来一张纸,“都是老司机,技术过硬,政治可靠。”
我扫了一眼名单,上面有几个名字和简单的履历。我的目光停留在其中一个名字上:**李卫国**。履历很简单:部队汽车兵转业,在县政府开车队十年,安全行驶无事故,性格耿直。
耿直?这个词在机关里,有时候可不算纯粹的褒义词。
“这个李卫国,怎么样?”我指了指名字。
“李卫国啊……”李大海似乎有些意外我的选择,“技术是没得说,当年在部队还是标兵。就是……就是脾气有点倔,不太会……来事。所以一直在车队,没给哪个领导开过专车。”
不会来事?脾气倔?我反而来了兴趣。在省城,见多了那些心思活络、八面玲珑的司机,一个耿直、技术好的司机,或许正是我现在需要的。
“就他吧。”我做了决定,“让他今天上午就来报到。”
李大海愣了一下,连忙点头:“好,好的,我马上通知他。”
李大海离开后,我站起身,走到窗边。院子里,阳光已经驱散了晨雾,斑驳地洒在老槐树的枝叶上。
新的战场,已经铺开。第一场战役,就从解决教师工资和选择身边人开始。我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肩上的重量,也感受着内心那股久违的、属于挑战者的兴奋。
青云县,我林致远的战斗,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