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 > 第234章 家徒四壁的财政

第234章 家徒四壁的财政(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三天后,解决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工作小组第一次会议,在我的办公室旁边的县政府小会议室召开。与会的有常务副县长刘国栋、财政局长孙前进、教育局长王斌、审计局长赵德明,以及政府办主任李大海做记录。

会议一开始,我就让孙前进先汇报财政局的“筹钱方案”。

孙前进扶了扶他那个油腻的眼镜,翻开一个厚厚的、边角都磨损了的笔记本,开始照本宣科。他语速很慢,带着一种长期与贫困打交道养成的、近乎麻木的腔调。

“林县长,刘县长,各位领导……根据县政府的要求,我们财政局对全县可用财力进行了再次梳理和测算……”他念着一连串枯燥的数字,“……截止目前,县本级财政金库账面可用资金为……八十二万七千三百五十一元六角四分。”

八十二万!这个数字像一块冰,砸在会议室并不宽敞的空间里。连负责记录的李大海都下意识地停顿了一下笔。

孙前进仿佛没有察觉到气氛的变化,继续念道:“……这其中包括了本月必须支付的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等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办公经费和部分人员津贴,大约需要六十五万元。也就是说,真正可以动用的……不到十八万元。”

十八万!对于解决动辄数百万的教师工资拖欠,简直是杯水车薪。

“那么,预算外收入呢?‘小金库’清理情况怎么样?”我打断他,直接问道。

孙前进抬起头,脸上露出更加愁苦的表情:“林县长,预算外收入主要是些行政事业性收费,都是有规定用途的,比如养路费要用于公路养护,罚没收入要上缴……能动用的空间极小。至于‘小金库’……”他看了一眼审计局长赵德明。

赵德明是个瘦削严肃的中年人,他接过话头,语气平板地汇报:“林县长,我们审计局近期对部分单位进行了抽查。确实存在一些账外资金,但数额普遍不大,而且……情况比较复杂。有些是单位历年结余,有些是经营性收入,有些是向下属单位或企业收取的管理费、赞助费。如果要全面清理、集中使用,牵涉面很广,阻力会非常大,而且需要时间。”

他的话很委婉,但意思很清楚:各单位都把这点“私房钱”捂得紧紧的,想让他们吐出来,难如登天,而且会得罪几乎整个官僚体系。

“向上争取资金呢?教育口的专项补助?”我把目光投向王斌和孙前进。

王斌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无奈:“林县长,我们教育局一直在跑市里、省里。但教育口的专项,比如危房改造、课桌椅更新、贫困生补助等等,都是专款专用,不能用于发放工资。而且,各地都在争,我们青云县基础差,报告递上去,往往石沉大海。”

孙前进补充道:“转移支付资金是按季度拨付的,下一笔要到下个月底。而且,那笔钱也要优先保障工资发放和基本运转,能挪用的余地很小。”

会议室里陷入了沉默。刘国栋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赵德明面无表情。王斌和李大海则看着我,眼神里带着一种混合着期待和无奈的情绪。

空气仿佛凝固了。孙前进汇报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近乎绝望的死局。账上没钱,预算外动不了,向上争取不到,远水不解近渴。所有的常规路径,似乎都被堵死了。

我靠在椅背上,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的脸。他们脸上写着四个字:无能为力。

这就是青云县的现实,一个“家徒四壁”的财政现实。它不仅仅体现在账面的数字上,更体现在这种深入骨髓的“无力感”和“习惯性思维”中。

“都说完了?”我平静地开口,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所有人都抬起头看向我。

“孙局长,你告诉我,除了账上这十八万,除了等转移支付,除了动不了的那些钱,我们县里,还有没有哪怕一丁点,可能变现的、或者可以暂时借用的资产?比如,闲置的办公楼?废弃的厂房?甚至……县里持有的一些企业的股份?”我的目光紧紧盯着孙前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