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因为……我走过(1 / 2)
林默的目光越过姜维激昂的面庞,投向远处那座矗立在苍茫暮色中的孤城。
他的眼神里没有丝毫波澜,仿佛面对的不是一座坚城,而是一副早已被他洞悉棋路的残局。
他缓缓摇头,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力量:“伯约,强攻乃下策。弘农虽小,却五脏俱全,夏侯霸亦非庸才,硬取必有伤亡,更会耽误我们直取洛阳的宝贵时机。”
姜维一怔,刚要辩驳,却见林默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攻城,何必用刀?要用人心。”
他转头看向一旁静立的苏锦,锐利的目光犹如出鞘的利剑:“苏锦,听令。”
“末将在!”苏锦抱拳应诺,眼中闪烁着全然的信赖。
“你即刻率五百轻骑,绕至弘农城北,不必接战,只在魏军视线可及之处,大张旗鼓,伐木掘土,做出挖掘地道的假象。同时,将我们前几日俘获的那几名魏军校尉,酒肉款待后,‘无意’间让他们听闻‘洛阳宫变,魏帝曹叡已连夜北狩邺城’的消息,今夜子时,寻个由头,放他们回去。”
姜维闻言,眼中先是闪过一丝困惑,随即恍然大悟,继而化为深深的震撼。
此乃连环计!
掘地道为虚,是为吸引城中守军注意力,制造恐慌;而放归俘虏散播谣言为实,直击其军心根本!
洛阳是魏国都城,是军心所向,一旦都城失陷的谣言在城内发酵,夏侯霸纵有天大本事,也无法弹压已然崩溃的士气!
三日,林默只给了三日。
此后三日,蜀汉十万大军围而不攻,只在营中操练呐喊,声势震天。
而弘农城头,气氛却一日比一日诡异。
夏侯霸虽严令封口,但“洛阳已陷”的流言却如瘟疫般,通过那几个被放回的校尉之口,传遍了每一处城防角落。
城北蜀军“掘地道”的动静更是日夜不休,让本就惶恐的守军更加坐立不安。
第三日黄昏,弘农城中忽然火光冲天,喊杀声四起。
未及半个时辰,紧闭的城门在一阵沉闷的巨响中轰然洞开,一名魏军文官模样的中年人,手捧官印,领着一群被缴了械的将领,在吊桥前跪地请降。
城中哗变了!
守军不愿为一座“无主”的孤城陪葬,竟自缚了主将夏侯霸,推举别驾出城献降!
大军入城,几乎未损一兵一卒。
街道两侧,百姓感念蜀军不曾强攻,保全了身家性命,竟自发地焚香跪拜,高呼“仁义之师”。
姜维跟在林默身后,看着这番景象,心中的敬佩早已溢于言表,他由衷感慨道:“不费一兵一矢而下坚城,此等神算,古之良将亦不过如此!”
林默却仿佛没有听到他的赞叹。
他独自登上弘农的城楼,凭栏远眺东方,那里是洛阳的方向。
寒风吹拂着他的衣袍,他的瞳孔深处,一幅崭新的画面正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闪现——
巍峨的洛阳太庙之内,钟磬齐鸣,庄严肃穆。
一名身穿繁复礼服的年迈礼官,手捧诏书,用一种苍老而悠扬的声调高声唱名:“——蜀王驾到!”
画面一闪即逝,林默身形微晃,扶住了冰冷的墙垛。
这场轻易的胜利,又一次从他未来的记忆中,偷走了一块碎片。
与此同时,在被临时征用为医馆的府衙后院,孟昭容正对着一排竹简,眉头紧锁。
阿依将一叠新抄录的纸张放在她面前,低声道:“师父,这是都督今日口述的所有军令记录。我比对过了,和前几日一样,申时三刻(下午四点)左右,都督的言语中开始夹杂我们南中的土话,甚至有几个音节,我……我也听不懂。”
孟昭容拿起一张林默亲笔修改的军报,指尖抚过那熟悉的、带着现代风格的简体字,又看了看阿依抄录的、那些在特定时间出现的无意义音节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