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坏了,动手太快了(1 / 2)
待二人将前因后果尽数禀报,朱由校眉头紧锁,心中震惊不已。
毛文龙竟敢如此放肆?
在朝鲜横征暴敛也就罢了,竟还假传圣意,打着他的旗号威吓朝鲜国君,图谋私利。
更令人愤恨的是,此人竟暗中与建奴往来,全然辜负朝廷多年倚重。
他曾耗费一年多光阴,折损数万将士性命,才将努尔哈赤逼入山林绝地。
原计划以封锁手段逐步削弱敌势,为日后出兵减少伤亡铺路。
可如今毛文龙背地里通敌卖利,几乎让所有心血化为乌有。
他清楚毛文龙性情桀骜,但仍委以重任。
只因此人确有战功,曾是抵御建奴的一把尖刀。
本想给予信任与空间,让他建功立业,弥补过往遗憾。
却不料,终究是错信了人。
这般手握兵权又心存异志的将领,一旦失控,反噬的只会是朝廷自身。
正当朱由校默然反思之际,朴成忠再度开口,语气慎重:
“臣已将实情通报登莱巡抚袁可立大人,袁抚台当场承诺必彻查此事。”
“数日前,袁大人已调遣舰队出海,切断辽东与朝鲜通往山东的海上通道,意图人赃并获。”
“这是袁抚台亲笔所书的密信,请皇帝陛下亲自过目。”
一名小太监快步上前,将信呈至御前。
朱由校展开细读,脸色微变。
坏了,袁可立动手太快了。
信中写道:若朝鲜使臣所述属实,他将命张度率水师进驻皮岛,彻底接管该地防务。
必须设法约束毛文龙的扩张意图,同时物色一位忠诚可靠的将领,前往镇江接替其职务。
袁可立性情虽平和,但为官清正,行事向来以国事为重,绝不会容忍任何逾越之举。
处理毛文龙一事需谨慎周全,操之过急极易引发动荡。
镇江地处偏远,形同孤岛,隶属大明却远离中枢,朝廷在此地的实际影响力极为有限。
毛文龙如今已近乎自成一体,所辖军队皆由其自行组建,成员多为辽东流民中的青壮,以及溃散的明军残兵。
这些人对毛文龙本人的效忠,远胜于对朝廷或皇帝的归属感。
若贸然对其下手,极可能激起兵变,部众离心,重演前朝覆辙。
朱由校真正在意的,并非那数千士卒,而是镇江的战略地位——如今已是牵动全局的关键所在,不容有失。
反复权衡之后,朱由校仍觉棘手。
眼下要除掉毛文龙,时机尚未成熟。
论游击作战之能,大明诸将之中,实在难觅可与毛文龙比肩之人,更遑论取而代之。
此时的毛文龙,尚具重要利用价值。
尽管他暗中扩军,隐匿实情,但镇江地狭人稀,资源有限,他并无胆量公然反叛。
顶多沦为一方军阀,趋利而动,随势而变罢了。
要彻底铲除他,朱由校暂无良策;但若只是压制、牵制,手段却不少。
他先命朝鲜使臣返回驿馆等候,暂且不作答复。
随后召见兵部尚书王在晋,共议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