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监军(2 / 2)
此地原为明军旧堡,经毛文龙扩建修缮,已成为他在辽东边陲的核心据点。
如今堡中可驻扎四千余名兵士。
堡外则聚居大量百姓,皆由毛文龙一手安置。
他从袁可立处获批六门千斤佛郎机炮,另配火绳枪数百支,组建专属火器营。
这支队伍由养孙毛永诗亲自统领。(孔有德)
其余身披布面甲的精锐,则分属心腹将领或毛有杰麾下。(耿仲明)
即便是曾随他自辽阳转战千里、立下汗马功劳的千户,所辖兵力亦不足千人,足见他对军权的严密掌控。
眼下毛文龙日子过得颇为顺遂。
朝中有支援,登莱有粮饷,物资供给从不短缺。
闲时还能渡海至朝鲜走一趟,借机搜刮一番,收益颇丰。
更关键的是,他已与老奴暗中议和,不再担忧被围剿。
如今形势逆转,反倒是对方有所求于他,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
“将军,朝廷派来的监军已抵码头,听闻是原戚家军出身,名叫戚金。”
正与诸将饮酒作乐的毛文龙闻言一怔,神情立刻收敛。
“此人来意不明,却绝非善类。前些时日听说登莱舰队倾巢而出,莫非是冲着我们走私之事?”
他沉思片刻,又否定了毛有杰先前的猜测。
即便朝廷确知内情,反应也不会如此迅速,几日内便派人抵达,不合常理。
想再多也无益。他历经风波无数,向来临机应变。
“待会都收敛些,那戚金乃戚大将军亲侄。”
“我当年在李大将军帐下便知晓此人,带兵极有章法,不是寻常角色。”
“切莫让他寻到破绽。”
他话音落下,便裹紧了身上的貂裘,抬步出门,方向明确,显然是去迎人。
……
鸭绿江畔,镇江堡外,一处简陋却整齐的码头静静矗立。戚金所乘的帆船缓缓靠岸,船板搭上码头时发出沉闷的声响。
毛文龙早已率众等候多时。镇江城中的大小武官尽数列队,连同他的亲兵家丁,一字排开,阵势庄重。
戚金踏上陆地,目光扫过眼前这一幕,并未显出多少动容。
心头掠过的念头只有一个:此人不简单。
既然对方已如此郑重其事,他也无意在初见之时失了分寸。
礼数周全,方为立身之道。
毛文龙也在打量来者。目光并未停留太久在戚金脸上,而是落在他身后那队护卫身上。
那些士兵身材魁梧,站姿如松,穿的是少见的铁质扎甲,沉重而结实,护颈覆面皆备锁子甲片。
他们的眼神锐利,警觉地巡视四周,步伐沉稳,显然久经训练。
这令毛文龙心头一震——大明军中,何时多了这样一支精悍之师?
从未听闻,也未曾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