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林渊的坚持(1 / 2)
###
电话那头,石磊复述完温鸿图那句轻蔑的话,便陷入了沉默。他能想象得到,这句话对林渊,不,对任何一个有血性的办案人员来说,是何等的挑衅。
“一个毛头小子,真以为办了两个武夫,就能来撼动斯文了?”
林渊握着听筒,没有说话。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凉的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笃、笃”声。办公室里静得可怕,这声音像是他内心正在运转的齿轮,冷静,而又蕴含着即将爆发的巨大能量。
撼动斯文?
林渊的嘴角,逸出一丝极淡的、冰冷的笑意。
他终于彻底明白了温鸿图这类人的思维模式。在温鸿图的眼中,陈光和赵凤年,是“武夫”,是粗鄙的、只懂得用权力和暴力攫取利益的野蛮人。他们的倒台,是理所当然,是斯文对野蛮的胜利。而他自己,是“斯文”的代表,是知识的化身,是象牙塔的守护者。他所做的一切,哪怕是剽窃成果,哪怕是输送利益,哪怕是……杀人灭口,都可以在“为了学校发展”、“为了学术声誉”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下,被粉饰成一种必要的、优雅的“手段”。
他们不认为自己在犯罪,他们认为自己是在“博弈”。
他们看不起那些满手油污的贪官,不是因为自己更高尚,而是因为他们自认为吃相更优雅。
而林渊,这个用雷霆手段扳倒了两个“武夫”的年轻人,如今把目光投向了他们,这在温鸿图看来,是对“斯文”的冒犯,是一种跨界的、不懂规矩的挑衅。
“好一个斯文。”林渊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却让电话那头的石磊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老石,你的人先撤回来,不要和他们发生正面冲突。”
“书记,就这么算了?”石磊的语气里满是不甘。
“算了?”林渊反问,“温校长不是说,让我们闹,闹得越大越好吗?那我们就遂了他的愿。”
他挂断了电话,身体向后,深深地靠进宽大的办公椅里。从昨夜到现在,他几乎没有合眼,精神上的疲惫如同实质的重物,压在他的肩膀上。特别是刚刚强行催动“正气之眼”,窥探孙明哲与温鸿图之间的因果链条,那股精神力被抽空的后遗症,让他的太阳穴到现在还在一阵阵地抽痛。
但他不能停。
敌人已经划下了道,他必须应战。而且,要用一种全新的方式。
对付“武夫”,可以用比他更硬的拳头。
但对付自诩“斯文”的伪君子,你必须先撕下他那层最体面的外衣,把他打回“武夫”的原形,然后再用对付武夫的办法,将他彻底碾碎。
林渊打开了电脑,调出了石磊刚刚传来的、那份江城大学的教职工名录。密密麻麻的名字和头衔,像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他闭上眼,揉了揉刺痛的眉心,将所剩不多的精神力,全部汇聚于双眼。
“慧眼识珠(中级)”,启动!
这一次,他不是要找一个能为他冲锋陷阵的“猛将”,他要找的,是一把藏在江大内部、同样被“斯文”所排挤、对温鸿图的体系怀有刻骨恨意的“刻刀”。他要用这把刀,从内部,一刀一刀地,刻穿温鸿图那张华丽的面具。
屏幕上的名单,在他眼中化作一片流光。一个个名字旁边,浮现出代表着清廉值的光芒。
“王建民,校办主任,清廉值-55,浊气缠身,趋炎附势之徒。”
“张承安,化学系教授,清廉值-60,浊气被学术金光包裹,道貌岸然。”
……
林渊的目光飞速扫过,大部分人的清廉值都在正负二十之间波动,是这片灰色土壤里最常见的生态。他快速筛选着,寻找着那与众不同的光。
忽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了一个被排在很靠后位置的名字上。
“方敬儒,校史馆研究员,清廉值+88。”
+88!
这是一个在如今的官场,甚至学界,都高得有些刺眼的分数。比石磊(+85)还要高。
而更让林渊注意的是他的职位——校史馆研究员。
他记得石磊传来的资料里提过,这位方敬儒教授,曾是江城大学最负盛名的历史系主任,国内史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但自从五年前温鸿图上任后不久,他就被以“年纪大了,需要清闲”为由,从核心的院系领导岗位上,被“发配”到了这个几乎无人问津的校史馆。
一个学术泰斗,一个一身正气的老学者,却落得如此境地。这背后,必然有故事。
找到了!
林渊心中一定。这就是他要找的那把“刻刀”。
他刚准备打电话给石磊,让他去秘密接触这位方教授,桌上另一部黑色的电话,却急促地响了起来。
是公安系统内部的加密专线,陆远的号码。
“林书记。”陆远的声音冷静而高效,听不出丝毫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