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柳如是的建议,利用舆论反击(1 / 2)
门扉轻启,柳如是端着一碗新沏的热茶,莲步轻移,走了进来。她穿着一身素雅的月白色长裙,未施粉黛,却自有一股清丽脱俗的气质,仿佛将屋外清晨的微光都带了进来。
她将热茶轻轻放在林渊手边,换下了那杯冷茶,又对钱彪微微颔首示意。她的目光在林渊和钱彪脸上转了一圈,便轻声说道:“看二位的神色,是遇上什么棘手的麻烦了?”
钱彪对这位柳姑娘素来敬重,知道她不仅是主母,更是大人的智囊,便将方才的事情简要地说了一遍。
柳如是静静地听着,那双清澈如秋水的眸子里,没有丝毫的惊讶,反而掠过一丝了然。
待钱彪说完,她才看向林渊,柔声道:“将军是担心,曹化淳此举,会加重陛下的猜忌,让将军束手束脚?”
“他就像一只苍蝇。”林渊靠在椅背上,难得地露出一丝疲态,“嗡嗡作响,不咬人,但恶心人。你一巴掌拍过去,会脏了自己的手,还会惹来主人的不快。可若是不管他,他又会绕着你飞个没完,甚至会去叮你盘子里的肉。”
这个比喻虽然粗俗,却异常贴切。
柳如是莞尔一笑,这一笑,仿佛满室皆春,驱散了方才的凝重。
“将军的比喻,虽不雅,却很形象。对付苍蝇,寻常人家的法子,确实是拍。但若是高明些的,还有别的法子。”
她顿了顿,水袖轻拂,为林渊的茶杯续上一点热水,雾气袅袅升起,模糊了她的眉眼。
“譬如,我们可以把屋子里的窗户,全都打开。”
林渊的眉梢微微一挑。
柳如是继续说道:“曹化淳也好,陛下也罢,他们习惯的,是在密室里谋划,在阴影里布局。他们玩的,是上不得台面的帝王心术,是见不得光的权力制衡。他们就像一群躲在暗室里下棋的人,自以为棋盘上的一切,尽在掌握。”
“可我们,为什么要进他们的暗室,陪他们下这盘棋呢?”
她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如珠落玉盘。
“将军如今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京营的十万精兵吗?是。是锦衣卫的雷霆手段吗?也是。但妾以为,这些都不是最紧要的。”
她抬起眼,眸光灼灼地看着林渊。
“将军最大的优势,是民心。是东直门羊汤馆里,那个因为侄子领到足饷而拍案叫好的汉子;是城门口,那个受了士兵帮扶而鞠躬垂泪的老农;是这满京城里,千千万万个因为您的到来,而重新看到希望的百姓。”
“这,才是我们最大的依仗。这股力量,陛下动不了,曹化淳更是不敢碰。”
林渊的眼神,渐渐亮了起来。他似乎抓住了什么。
柳如是见他有所悟,便接着说道:“所以,妾以为,我们不必去理会那只苍蝇。我们只需把窗户打开,把屋子里的灯点得更亮些,亮到让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他们想在暗地里攻讦,我们就把战场摆在光天化日之下。他们想用阴谋诡计,我们就用阳谋,用大势去碾压他们。”
“如何做?”林渊追问。
“舆论。”柳如是轻轻吐出两个字。
“舆论?”钱彪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
“不错。”柳如是解释道,“如今京城的茶馆酒肆,说书人嘴里最热门的段子,是《林尚书单骑退闯王》。街头巷尾,百姓们传颂的,是林将军整肃京营、抄没贪官的义举。这些,都是民心所向,是最好的武器。”
“但这些还不够零散,不够响亮。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些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
她看向林渊,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可以请那些京城里最有名的文人墨客,将将军的事迹,写成诗词歌赋。我们可以资助一些戏班,将‘血战城头’、‘智退闯军’的故事,编成一出出的新戏,在京城最大的戏楼里,日夜传唱。”
“我们要让全城的百姓,每日里听到的、看到的、谈论的,都是林将军如何为国为民。我们要将‘林将军是大明救星’这个念头,深深地刻进每一个人的心里。”
“当将军的声望,与这大明江山,与这京城百万生民,彻底捆绑在一起的时候。那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柳如是描绘的画面,让钱彪听得目瞪口呆,心潮澎湃。
林渊的眼中,更是爆发出惊人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