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林渊的策略,利益与情感并重(1 / 2)
###
暖阁内,钱彪那句兴奋的“庆贺庆贺”还在梁上绕着,就被林渊最后那四个字,砸得稀碎。
“请封,平西王。”
空气仿佛在这一瞬间凝固了。
炉子上“咕嘟”作响的沸水声,此刻听来,竟有些震耳欲聋。
钱彪脸上的红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见了鬼似的煞白。他那双铜铃大的眼睛瞪着林渊,嘴巴张了张,喉结上下滚动了半天,却一个字都发不出来,像一条被掐住了脖子的公鸭。
王……王爷?
他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或者,是大人在养心殿里受了什么刺激,脑子不大清楚了。
大明朝,除了太祖皇帝的子孙后代,什么时候有过异姓王?那都是前朝旧事,是写在史书里,用来警示后人的乱命!封一个手握重兵的边关总兵为王,这和直接递给他一把刀,让他来京城坐龙椅有什么区别?
“大……大人……”钱彪的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在磨,“您……您方才说……说什么?”
他希望是自己听错了。
林渊没有理会他,目光转向了身侧的两位女子。
陈圆圆手中的那盏茶,轻轻地晃了一下,几滴滚烫的茶水溅在手背上,她却浑然不觉。那张倾国倾城的脸上,血色尽失,嘴唇微微翕动,眼神里充满了巨大的震惊与迷惘。
平西王。
这三个字,对她而言,像是一道来自未来的谶语,带着血与火的气息,狠狠地撞进了她的心口。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吴三桂的野心,也比任何人都害怕那份野心失控后的模样。她曾以为,林渊是驯服猛虎的猎人,用忠义和情分编织了牢笼。可现在她才发现,林渊根本不是在驯虎,他是在给这头猛虎,插上了一双翅膀。
唯有柳如是,在最初的错愕之后,那双清亮的眸子里,反而迸发出一种惊人的光彩。她看着林渊,像是第一次认识这个男人。那光芒里,有欣赏,有赞叹,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战栗。
她明白了。
这才是真正的“心安”。
这才是真正能将吴三桂那样的枭雄,死死钉在大明战船上的终极铆钉。
“大人,您没喝多吧?这……这可不是开玩笑的!”钱彪见林渊不说话,急得抓耳挠腮,声音都变了调,“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别说朝堂上那些言官的唾沫星子能把您淹死,就是皇爷那儿,也……也绝对饶不了您啊!这是谋逆!这是大不敬!”
“谁说这是谋逆?”
林渊终于开口了,他端起面前那杯柳如是为他沏好的茶,吹了吹浮在上面的茶叶,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
他的平静,与钱彪的焦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钱彪,我问你,一匹日行千里的宝马,你每天只喂它一把干草,它还会为你拼命吗?”
钱彪一愣,下意识地答道:“那肯定不能啊,得喂精料,还得好生伺候着。”
“这就对了。”林渊放下茶杯,“吴三桂和他的关宁铁骑,就是我大明朝最快、最烈的一匹马。现在,关外有虎狼,关内有豺豹,我们需要这匹马,去替我们守国门,去替我们咬死那些敌人。那么,只给他一些口头上的嘉奖,一些不痛不痒的赏赐,够吗?”
“可……可封王也太……”钱彪还是转不过这个弯。
“太过了?”林渊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李自成能封他王,多尔衮也能封他王。他们给得,我大明为何给不得?难道我大明天子的恩赏,还比不上一个流寇和一个蛮夷的许诺?”
“陛下要的是忠诚,吴三桂要的是他该得的。他用山海关和数万将士的性命做赌注,押在了咱们这边。咱们若是在赏赐上还畏畏缩缩,瞻前顾后,岂不是告诉天下人,我大明朝,既无容人之量,也无赏功之勇?以后,谁还敢为大明卖命?”
林渊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句句,都像重锤一般,砸在钱彪的心坎上。
钱彪不蠢,他只是被“异姓王”这三个字给吓破了胆。此刻被林渊这么一剖析,他那颗被军营磨砺得粗糙却并不笨的脑袋,也渐渐品出了一丝味道。
好像……是这么个理儿。
与其让敌人用王爵去收买咱们的大将,不如咱们自己先把他封了!这样一来,吴三桂就成了大明朝的“平西王”,他再敢跟满清勾勾搭搭,那就是板上钉钉的叛国!名分一定,他的路,反倒窄了。
“柳姑娘方才分析得很好。”林渊的目光转向柳如是,带着一丝赞许,“吴三桂这样的人,重名,重利,更重一个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