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大山里的顾淮之(1 / 2)
晨曦初露,顾淮之已经出现在工地上。他换下了昨日的西装,穿着简单的工装裤和帆布鞋,正和工人们一起搬运建材。这个画面让苏晚晴愣在原地——她从未想过会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看到这位向来一丝不苟的投资人。
顾淮之抬头看见她,很自然地用袖子擦了擦额角的汗,这批钢筋要赶在中午前到位。
他的动作熟练得不像个外行人。工头老张凑到苏晚晴身边,啧啧称奇:顾总真是深藏不露啊,连钢筋标号都认得。
更让人惊讶的是顾淮之对山区生活的适应能力。早餐时,他很自然地坐在村民中间,用当地方言和老人们聊天。他记得每个孩子的名字,了解每个家庭的情况,甚至能说出哪块地的收成最好。
你到底是什么时候学会这些的?苏晚晴终于忍不住问。
顾淮之笑了笑:我爷爷是知青,在这里待过八年。小时候每个暑假,他都会带我回来住一段时间。
这个答案解释了很多事。
上午,顾淮之提议去走访几个特别困难的家庭。在村西头的五保户张奶奶家,他没有立即拿出准备好的慰问金,而是先检查了漏雨的屋顶,记下需要修补的地方。
奶奶,明天我带人来给您修屋顶。他蹲在老人身边,声音温和,以后下雨天就不用担心了。
张奶奶浑浊的眼睛里闪着泪光:顾同志,你真是好人......
走访途中,他们遇到一群放学回家的孩子。顾淮之从口袋里掏出几包糖果——不是超市里常见的品牌,而是特意准备的独立包装坚果糖。
要分着吃。他叮嘱孩子们,记得刷牙。
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递给他一张画:顾叔叔,送给你。
画上用蜡笔涂着歪歪扭扭的图案:一个大人牵着小孩的手,站在新建的学校前。顾淮之仔细地把画折好,放进口袋:这是我最珍贵的礼物。
中午,他们在村支书家吃饭。顾淮之对桌上的野菜如数家珍:这是蕨菜,要焯水去涩;那是马齿苋,清热解暑......
村支书惊讶地问:顾总连这个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