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 第七百八十章 品鉴会

第七百八十章 品鉴会(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但是,如果和兰失败,他们也乐于见到这个强劲对手受挫。

......

时维初夏,泉州已然熏风扑面。

泉州的海风裹挟着咸湿与码头货物的混杂气息,吹拂着市舶司衙门前新设的官验棉布品鉴堂。

天空是明亮的鱼肚白,几缕薄云被日头蒸地几乎透明,阳光洒在港湾粼粼波光上,也洒在品鉴堂临时搭建的彩绸棚顶上,显得有些晃眼。

品鉴堂设于港口开阔处,辈倚着繁忙的码头,千帆林立、桅杆如林。

棚内以屏风稍作区隔,最显眼处并排悬挂着三匹布。

左侧的松江布色泽沉稳,中间的番夷布颜色略显刺目,而右侧的松江新布则泛着一种柔和而致密的光泽。

数名市舶司的胥吏与户部算手肃立一旁,神情紧张中带着一丝不容有失的郑重。

棚外,人群早已围地水泄不通。

除了那些衣着各异,眼神精明的中外海商,更多的是闻讯赶来的泉州和附近州城的百姓。

他们挤在衙役拉出的界线外,踮着脚,伸长了脖子,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小贩趁机兜售着凉茶、瓜子,更添了几分市井的喧闹。

“瞧见没?那就是番鬼的布?”

“看着是鲜亮,可不知耐不耐穿。”

“咱大明的布肯定是最好的,听说宫里都用这个!”

“真的?我怎么听说这些机器织的布都是卖给外国人的?”

“别管耐不耐穿,听说番夷布便宜多了!”

“便宜没好货,没听说过吗?”

“老祖宗还说价廉物美呢!”

“反正我大明的东西就是比番夷的好!”

百姓们或许不懂什么产业结构、海外市场,但他们朴素的认知里,关乎大明与番夷的比较,便天然带着一股不愿自家输阵的心气。

这种情绪无声地弥漫在空气中,比那初夏的阳光还要炽热几分。

棚内,大明的官吏们,如那位主持品鉴的市舶司提举,面色沉稳,眼神却锐利地扫视着全场,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他们深知,此举关乎国策,关乎圣意,更关乎东南赋税命脉不容有失。

来自南洋诸邦的使臣或采办,衣着华丽,神情矜持而恭敬。

他们安静地坐在靠近展台的位置,目光更多地流连于大明官吏的身上,显然,政治考量远多于商业权衡。

而那些西方商人,弗朗机、西班牙、以及英吉利,还有来自日本和朝鲜的商人们,则三五成群,站在稍远些的地方。

他们脸上带着审视与计算的表情,低声用本国语言交换着看法。

有人目露惊讶于松江新布的质地,有人则冷眼旁观,等待着必将会出现的价格之争,盘算着这对他们与和兰人,与大明贸易关系会产生何种影响。

市舶司安排的讲解员见使臣差不多了,便开始讲解三种棉布之间的不同,不断强调新布采用了更细的棉纱,经纬更密,因此更耐磨、更透气,长期使用不易变形等等。

然而,商人们精于计算,这些“感觉上”上的优势,似乎并不足以说服他们掏出多一倍甚至更多的真金白银。

“这位管事,”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个番夷用大明官话开口问道:“口说无凭啊,你说密度高,耐磨,光靠手摸,谁能分出高下?谁知道你是不是把最差的和兰布和最好的松江布拿来比?”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讲解员和那三匹布上。

讲解员脸上闪过一丝紧张,但似乎早有准备,他看向站在一旁的市舶司官员,见他微微颔首后,他回过头,朝那番夷商人说道:“既然如此,便剪开这些布匹,让诸位看看,何谓金玉其外、表里如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