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2 / 2)
我原以为出四百万就没人争了,居然真有人想收藏。”
“老曲,你心里没点数吗?”
有人拍这两幅字画多半是想找我们帮忙,正因为如此,我们更不能让它落到别人手里。
我看你就是嫉妒我那幅字拍得比你的贵!
曲老和孙老桃李满天下,有学生听说两位老师住院,前来探望时无意间走漏了风声。
曲老退休前不仅是大学教授,还在***和华宣部担任过要职。孙老也在教育部任过职。
搞文科的研究经费向来比不上理工科,他们在这些部门与高校之间辗转也是常事。
某些人打的正是这个主意——虽然两位已退居二线,但影响力仍在。
买下字画物归原主,这算不得行贿。
别看拍卖金额惊人,这些钱一分都不会进曲老和孙老的口袋。
就像农民给干部送点土特产,腊肉花生什么的,干部们都乐意收下,既不值几个钱又能贴近群众。
但曲老和孙老不愿看到这种局面,他们清楚对方必有所求,而且还是难以推脱的那种。
不如从源头切断这种可能。
这笔钱对他们而言不是小数目,几乎是毕生积蓄,但他们更不愿为此在心里留下芥蒂。
从他们坚持住在学校宿舍,不去子女家养老就能看出他们的倔强。
又有人加价了!
孙老突然喊道。
一万一万加太磨叽,我们直接加五十万吓退他们。
曲老头,你的《将进酒》已经叫到六百万了,你全部存款加起来有七百万吗?
曲老看了眼手机,孙老的《江雪》也飙到五百万。
这是哪路神仙?钱多得没处花?
他就不怕我们两个老家伙最后耍赖不收?
说不定人家真打算买回去收藏呢!
孙老苦笑着自嘲,彻底放弃了抵抗。
这个价格是朱明顶上去的。
他思来想去,觉得必须由自己来终结这场闹剧。
若是旁人拍下那两幅字,曲老与孙老绝不会迁怒远,只会对幕后策划者心生不满。
如今由他亲自收场,既未央求二老办事,又将墨宝完璧归赵,这番操作让两位老人对他的好感直线飙升。
朱明突然杀出的高价,让原本紧盯手机屏幕的两位老人家属纷纷退出角逐。
他们既不愿伤老人心,也不想让自家荷包大出血。
午夜钟声敲响,这场竞拍终于落下帷幕。
《将进酒》以六百万成交,《江雪》最终定格在五百万。
京东工作人员彻底刷新了对华夏富豪的认知——原以为靠远的名气能拍出十万已是奇迹,没想到两幅字竟突破千万大关。
拍卖结束后,远立即给朱浩发了微信。
学长,是伯父的手笔?
没错远哥,最近我可能没法去公司了。我爸现在对你意见特别大!
朱明这千万巨款等于是白送,即便家底丰厚,被年轻人摆一道的滋味也够他受的。
那青霉素乐队暂时在校内排练吧,这周别来公司了。
明白,我们会全力准备年底的海选。
远盘算的却是另一件事——明天早课结束后要带和乐儿去公司签约,若碰上朱浩他们难免尴尬。
耿浩那个憨憨也不照照镜子,人大校花哪是他能高攀的。
京都大学曲老家二楼阳台,拍卖结束许久,孙老仍未离去。
两位老人相对无言。
老孙,明天叫上老王和老赵,再让校方牵个头。我给文旅部打个招呼,办场古诗词大会,非把远肚子里的存货都榨出来不可!
曲老越想越窝火,岂能让这小子白白赚走这么多。
万一那小子不买账呢?
你傻?联系教育部让各高校派代表,直接点名让人大派远参赛!
依我看那小子没那么好摆布。这几天我打听过,他干的那些事,用离经叛道形容都算客气了。
孙老担心邀请远参加古诗词大会可能引发**。
曲老却持相反看法。
古往今来,循规蹈矩之人能写出传世佳作?
你我恪守本分数十载,可曾留下什么惊世之作?
正是这般狂放不羁之人,往往能创作出绝妙诗篇。
他向慈善机构捐赠上亿元,足见其本性纯良。
放眼当今年轻富豪,鲜有人比他更节俭。
你我皆调查过远,他至今将七成收入投入慈善,余下资金全用于创业。
即便他品性无瑕,若执意拒绝邀请,我们又能如何?
难道要借教育部之名强逼学生就范?
简单,方才我们未动用的资金,正好设为赛事奖金。
夺冠者可获一千万元奖励。
孙老这才明白曲老的盘算。
若最终奖金落入远囊中,难免惹人非议。
未必非他莫属。单论《将进酒》,若有人能在大会上写出更胜一筹的作品,千万奖金理当相赠。
作为文坛宗师与古诗词研究权威,曲老见证这门艺术没落百年。
现代诗集尚能畅销,而古诗创作者仅能自娱。
数十年来,曲老从未奢望古诗能重振声威。
如今转机终于出现。
查阅订阅数据时发现,定时发布的十章均订已破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