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1 / 2)
“良策谈不上,但刘峰的练兵之法确实非同寻常。寻常将领只能练出寻常士卒,想练就精锐之师,非得有非常之能。”
“你是何人?难道通晓非常之法?”许褚追问。
“我认得你,司马懿。”曹操目光一凝。
“属下拜见丞相。”
“你为何在此?莫非真有克制刘峰之策?”
“刘峰不过是以秘法提升士卒体魄,而他那座淬炼士兵的奇塔,我虽不知其奥秘,但我另有一套练兵之术,同样能让兵卒脱胎换骨。”
“你当真能练出与刘峰比肩的精兵?若真如此,本相绝不吝封赏!”
“愿为丞相效死力。”
“好!哈哈哈——有你在,我总算能高枕无忧了。”
“不过,练成此等精兵需耗时多久?”
“禀丞相,这套特殊兵种的训练需配合特定战阵,此阵乃在下从古籍中习得。我们可先构筑阵法雏形,选拔部分士卒试验效果。不同阵法能培育不同兵种,如此既能丰富我军阵容,又能针对战局灵活调配。那刘峰之所以攻无不克,正是因其坐拥精锐骑兵、步兵与弓手,我等若能培育同等劲旅,必可与之抗衡。
先生果然深藏不露,看来所言非虚。这天下除刘峰外,竟真有人通晓如此练兵之法。不知这新军当以何名号相称?
幽影。
好个幽影!闻此名便知必是虎狼之师。只要先生能练成此军,所需物资尽管开口。
只需调拨五百精兵足矣。
莫说五百,便是五千也任君差遣。但望先生务必练成此军。
一月之后,首批幽影必交付丞相验看。
曹操携司马懿与许褚返程时,心中暗喜:今日偶遇竟得此奇才。若真能练出抗衡刘峰的精兵,问鼎天下便指日可待。昔日见刘峰纵横沙场,各路诸侯皆非敌手,本已不存念想。如今这缕曙光,全系于司马懿能否兑现诺言。
此时的曹操几乎陷入绝境,看不到一丝转机。他只能祈求能熬过这段艰难时日便算万幸,因为所有人的命运都已不在自己掌控之中。倘若刘峰决心争夺天下,他们不过是蝼蚁般任人践踏。
曹操终日被此事折磨,渐渐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失去信念。无论他如何奋力挣扎,结局总是殊途同归。
纵使此刻占据再多疆土,终将悉数落入刘峰囊中。既然如此,不如趁早收手,安享余生。
冀州一役的惨败犹在眼前,曹操再不愿为天下纷争疲于奔命。这些徒劳无功的奔波,最终不过是为刘峰作嫁衣裳。曾经意气风发的枭雄,此刻已斗志尽丧。
各路诸侯皆如是。冀州陷落之事传遍四海,谁都明白眼下所为尽是白费力气。更何况他们势力远逊曹操——连曹操都无法与刘峰抗衡,旁人更无胜算。
与其等刘峰打得自己家破人亡,不若立即缴械投降。
自丢失冀州那日起,曹操便看清了天下大势。刘峰之强无人能敌,这江山终将归其所有。任自己如何折腾,终究难逃败亡。两军实力悬殊如天堑,岂是朝夕能追赶?
纵有百万雄师亦非其敌手。即便十倍兵力于彼,也难撼动分毫。刘峰绝非袁绍那等庸碌之辈,与这等人物为敌,无异自取**。
然而时局骤变——曹操寻得了司马懿。这位与诸葛亮齐名的顶级谋士,最终竟能将天下收入囊中,其智谋可见一斑。
对刘峰而言,司马懿正是劲敌。先前刘峰屡遣人搜寻其踪迹未果,只因深知:若此人出山,必成心腹大患。故刘峰急于将司马懿招至麾下,以绝后患。
刘峰深知招揽司马懿的利害关系。若能将这位谋士收入麾下,必成强大助力;若其投奔他人,则后患无穷。可惜历史轨迹依旧重演,司马懿最终还是选择了曹操阵营。
不过这对掌控全局的刘峰而言并非致命威胁。作为这个世界的至强者,他拥有碾压一切对手的实力。任何敢于与他为敌之人,最终都难逃覆灭的下场。
司马懿初至曹营便展现出非凡才能。他选定营地空地,指挥五百精兵搭建起巨型演武台。这座长宽各百米的方台上,矗立着二十米高的**塔楼,四角铁炉燃起熊熊烈火。
最引人注目的是台面用马血绘制的北斗七星阵图。当司马懿在台上作法两时辰后,奇异景象出现了:夜幕下高台泛起红光,一道天光自苍穹直射塔顶。在场将士无不震撼,几疑遇见天人。
被选出的一万精锐奉命列阵于台东,盘腿闭目而坐。司马懿亲自监督四方火炉的燃烧情况,严令值守士兵确保炉火不灭。他解释道:当七星阵图再次完整亮起时,这些士兵就将蜕变为强大的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