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 > 第152章

第152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诸位正值壮年,当追随明主建功立业。白发苍苍的老将军对旧部拱手作别,独自消失在长街尽头。他知道这些精兵对刘备而言,远比跟随自己这个老人更有价值。

(放心之余,他亦深感慰藉。与众人朝夕相处日久,情谊已深。历经沧桑如今年迈,世间荣华富贵早已看透。

长沙城中尚存一处宅院,黄忠便归返旧居。

长沙城终告破,魏延手刃韩玄,余众尽降,无一人.......

刘备入得长沙城,但见城池恢弘壮阔,较之自家府邸更为宽敞,不由得心生艳羡。

无论如何,此城已归其所有。自今而后,这片疆土皆听其号令,自当珍之重之。

魏延,黄忠可尚在否?

禀主公,黄忠仍居城中。其于城内原有宅院,现下安居其中。然末将屡次相邀共事,皆被婉拒,实在无计可施。

哦?竟有此事?

诸葛亮进言道:主公若欲请黄忠出山,还须效当年之法。

言下之意,唯有刘备如当年三顾茅庐般亲自相邀,方有望请动黄忠。否则,这位老将绝不会轻易出山相助。

盖因黄忠非庸常之辈,更非奸佞之徒,实乃顶天立地、忠义无双之士。若要其倾心相随,以死相报,岂能轻得?

此等人物,非君择臣,实乃臣择君。唯有认定明主,方愿誓死追随。庸碌之辈,难入其眼;非具雄才伟略者,岂能令其甘心效命?

故欲请黄忠出山,必先以诚相待。若无至诚之心,纵有千般手段亦是枉然。

刘备闻言,当即动身前往拜访黄忠。

此时黄忠正在院中挽弓试箭。百步之外立一铜壶靶,老将军箭无虚发,弓弦响处,羽箭必中靶心,真可谓百步穿杨,名不虚传。

暗夜深处,一簇篝火明明灭灭地映着两个人影。

倘若当**真想要魏延的命,那一箭绝不会只擦着他的肩甲掠过,更不会容他活到今日。

黄忠从来不是那样的人。刀下留人的恩情他记得分明,此刻自然也不会以怨报德。

英雄与英雄之间,终究隔着不同的气节。黄忠之名,便是这个乱世里最醒目的印记——他从不因形势而折损自己的风骨。

刘备推开虚掩的院门时,正看见黄忠独自在月色下挽弓。他未出声,只悄然立在箭垛旁。

弓弦紧绷的嘎吱声戛然而止。黄忠侧目,箭尖直指来人。

在下刘备,刘玄德,特来拜见黄老将军。

如何进来的?

见府门未闭,便斗胆踏入。

黄忠突然将铁胎弓拉作满月,只听一声,雕花弓臂竟生生折成两段。

不中用的东西。他将断弓掷于青石板上。

刘备抚掌而笑:将军神力,不减当年。

进屋说话。

此处甚好。席地而坐的刘备突然直视老将双眼,黄汉升之名威震荆襄,岂是甘于困守庭院之人?将军枕戈待旦多年,当真能放下这破碎山河?

火光在老将眸中跳动:本欲重拾旧弓,却被你们打乱了谋划。长沙城破之日,我除归来又能如何?

韩玄刻薄寡恩,非明主之相。将军若愿执鞭随镫,何愁壮志难酬?

住口!黄忠拍案而起,主公新丧便改投他人,黄忠宁可老死林泉,也绝不做此等事!

也好,那我就在外头候着将军。待将军想通了,咱们再一同启程。

言罢玄德转身出帐。老将目送那身影远去,心下暗自称奇。素闻刘皇叔能屈能伸,今日亲见方知传言非虚——竟能自降身份至这般地步。

为求良将屈膝若此,古来能有几人?世间多的是韩玄这般庸主,空有宝山而不识。偏生这大耳贼独具慧眼,知我黄汉升价值。

帐中老将摩挲白须,忽觉胸中块垒尽消。这六十载寒暑,虽负万人敌之勇,却始终未遇明主。如今乱世烽烟里,倒叫我盼得一位识货的买家。

既能赏识我这身本事,更知晓南阳百姓唯我马首是瞻——收服老夫等于得整座城池民心。如此双雕之策,倒衬得起他刘皇叔枭雄之名。

且看这织席贩履之徒,比那韩玄强出何止百倍!

老卒忽觉掌中宝刀发烫。男子汉大丈夫,谁不欲建功立业垂竹帛?既逢乱世,正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身开三石弓的筋骨,合该卖与识货人家。

韩玄竖子,不过视我如看门老犬。

帐外秋风卷起牙旗,猎猎声中似传来新主承诺。南阳百姓的性命,从此便系于这涿郡商贾之手——倒也值当。

十叁年腊月廿四

玄德公,吾愿效犬马之劳,辅佐明公平定乱世,共扶汉室江山。

妙哉!得汉升相助,真乃蛟龙得云!

老将稍作整顿,便随新主踏上征途。

行军队列中,玄德遥指舆图:孔明先生,我军下一处当取何地?

羽扇轻摇:武陵郡。

此城易攻否?可需奇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