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延禧攻略10(2 / 2)
有了雏形的战舰,只要再加以完善,就可以顺利下海。
不过,这个时间,还有的等。
这一日,反倒是子鱼跟在永琏的身后,看着他与富察傅恒一起四处查看战舰,甚至,还要问一下相关的问题。
对于子鱼来说,只要战舰上的房间足够舒服,让她可以顺利度过出海的时间,就已经合格了。
富察傅恒放下之前的差事,跟着两人一起出京,就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
本以为,在观看了战舰情况之后,他们便会返回紫禁城。
结果呢,这才一夜过去,两人的想法又发生了转变。
只因为……他们听洋人说,广州的十三行更加昌盛。
十三行,也是洋行。
不过因为广州的地理位置更加靠南,这才使得西洋船只大多都停留在那里。
也因此,广州的十三行的舶来品更加多。
已经能够与洋人顺利交流的子鱼,便想着跟洋人一起乘船南下去广州。
子鱼想去,永琏自然也要跟着。
两个主子都打定主意要南下,即便富察傅恒不愿,也不能违背他们的想法,只能跟着一起。
不过,在临行前,富察傅恒还是飞鸽传书一封,送回紫禁城。
毕竟,这是大事,不能瞒着皇帝。
比富察傅恒信件先一步送回去的,是暗卫的消息。
这些日子,暗卫每日都要将两位小主子的日常记录在案,传信回去让乾隆知晓。
这不,两人才有了想法,暗卫是一点都没有犹豫的,直接写信回去告知皇上。
至于结果如何,也不是他们能管的。
暗卫的命令,就是守护两位小主子的安全。
所以,在写了信件回去后,他们依旧暗中跟随着永琏他们一起登船南下。
这期间,等船靠岸的时候,永琏和子鱼也会时不时的下船去玩。
一路南下,气温就越来越高。
风景,也越来越美。
等到了广州,商贸就更加繁华。
在那里,他们不光见到了西洋人,也看到了他们所乘坐的船只。
只一眼,永琏心里就有了数。
那些西洋船只,确实是比大清的船只要好些。
差距,现在已经形成。
相比永琏不动声色的观察广州风貌,子鱼就放飞自我了。
一到十三行,子鱼看到什么好东西都想买。
她想要,永琏自然不会阻止。
不过,因为一路的游玩,永琏也无师自通了砍价的本领。
只要自家皇姐看中的东西,都由他来讲价。
价格满意后,他再付钱拿东西走人。
姐弟俩的配合,也是算是默契。
这一路买的东西多,他们便直接让侍卫护送回京给阿玛额娘他们当礼物。
反正,人还在外面浪着呢。
头次收到孩子们送的礼物,即便是不值钱的小物件,乾隆都喜爱不已。
压根就没去想,买这东西的钱,还是他这个老父亲给的呢。
也因为这一点好处的收买,让乾隆瞬间忘记了对之前两个孩子南下举动的生气。
这孩子,既然都已经飞出去了,不妨飞的更远些。
雏鸟小的时候,他会护着。
等雏鸟逐渐长大,他也要学着放手,让两个孩子去面对外面的世界。
不得不说,乾隆对于永琏和子鱼,太过纵容了些。
紫禁城里那么多孩子,有谁有他们的自由和胆气?
想走就走,想去哪就去哪?
宫里少了两个人,自然不会没人知道。
可是,她们也做不了什么。
一旦行动,就会被扣上各种罪名。
便是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先按下去。
相比皇上的高兴,皇后就有些无奈了。
她也收到了两个孩子送回来的礼物,对于孩子们的孝敬,她自然是高兴的。
可看着哭闹的二女儿,富察皇后也有些没辙。
谁让,两个大的一走就是那么长时间。
明明三个孩子的年岁相差不大,二女儿却一直与两个哥哥姐姐玩不到一起去。
在知道皇姐带着哥哥一起离开京城后,她就在皇后这里闹过,想跟着一起出去玩。
只是这时间,两个孩子都已经离京,他们也不能将小女儿给半道送过去不是?
一开始,富察皇后还劝说着二女儿,让她好好学习,没几日,哥哥姐姐就会回来。
结果,劝说的结果,就是无限期的延长。
今日在收到孩子们送回来的礼物,也都没有让二女儿消停。
“这事额娘也管不了,不如你去找你皇阿玛?”
将矛盾转移后,富察容音就让人将这些礼物全都给收起来。
不过,给小儿子的拨浪鼓还是擦拭干净后,拿在手中轻轻摇晃着,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来逗弄小儿子玩。
而二女儿,也已经去找了乾隆。
看到想要一样待遇的女儿,乾隆也不能厚此薄彼。
至少,表面上得一碗水端平。
当下,就答应了让她也出宫玩的事。
不过,这也有个前提,就是在宫门落锁前一定要回宫。
否则的话,就没有下次了。
本来还有小九九的二女儿,便也只能作罢。
不过能出宫,对于她来说,也是满足的。
这不,她这才离开乾清宫,又有皇子跑来找起来。
总之,一句话,他们也想出宫玩。
行吧,乾隆又不是老古板。
两个大的孩子都已经放出宫跑那么远了,其他孩子只在京城玩,他又有什么不放心的?
不过,乾隆还是派出了不少侍卫来保护皇子皇女们的安全。
若真让孩子们在京城出事,他这个帝王也当的太窝囊了。
等这些事结束,乾隆又召集了人马,开始研究琉璃。
没看在天津卫的时候,他闺女都对西洋的琉璃那么感兴趣了吗?
孩子没舍得买那么贵的琉璃,那他这个当阿玛的,就干脆让人去制作琉璃出来给孩子玩玩。
自家造的东西,不要钱。
宠孩子无底线的阿玛,就是这么失智。
心底里,乾隆不认为那些西洋的舶来品比大清的东西好。
哪怕,大清并没有西洋的那些稀奇玩意。
可没有,不代表他们不能自己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