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轰动香江的神来之笔(1 / 2)
10月29号清晨的香江,空气中弥漫着早茶点心的香气和报童清脆的叫卖声。
“号外!号外!《东方日报》独家!林生再创神迹,海丰银行天价易主花旗!”
“恒声集团惊天交易,林浩然空手套白狼,渣打银行成大输家!”
“神来之笔!林浩然“空手套白狼”,恒声集团净赚花旗数亿资金与核心董事席位!”
硕大的黑体标题几乎占据了《东方日报》的整个头版。
报道详尽梳理了这笔交易的来龙去脉,从林浩然以10亿港元“接盘”渣打急于脱手的汇沣银行,到如今以花旗银行3%股权,估值约1.2亿美元。
加1.5亿美元现金,总计约2.7亿美元,折合港币约14亿元的天价,将汇沣银行旗下的海丰银行这个“烫手山芋”转售给花旗。
更令人震惊的是,交易还附带了一个让所有金融界人士垂涎的条件,恒声集团获得花旗银行一个常驻执行董事席位!
文章算了一笔明账:林浩然不仅近乎“零成本”获得了汇沣银行这个完整的银行体系,更重要的是,为恒声集团和他本人撬开了通往全球金融权力核心的大门。
“一买一卖,尽显商业智慧!”《东方日报》不吝赞美之词,“林浩然先生此举,堪称现代商业史上‘点石成金’的典范。
昔日被渣打视为包袱、急于甩卖的海丰银行,在林先生手中,短短时间内便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与花旗这等全球巨头交易的战略筹码。
这不仅是一次财务上的巨大成功,更是一次战略上的完美布局!”
报道一出,全港哗然。
报纸摊前,证券交易所内,几乎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这笔惊人的交易,所有人的手中,都拿着一份《东方日报》。
茶楼里,原本谈论着马经、楼市的食客们,话题瞬间被这则爆炸性新闻取代。
“哇!这个林浩然真是犀利!当初我以为他花十亿买汇沣是当了水鱼,谁知道人家眼光看得那么远!”一个股民看着报纸上的文章,拍着大腿感叹。
“丢那星!渣打银行这次真是面都丢光了!自己当垃圾丢掉的东西,人家转手就卖了个天价,还搭上了花旗银行的董事位子!这脸打得啪啪响啊!”另一个商人模样的中年男人说得唾沫横飞。
“所以说,人和人的眼光是不一样的,我们还在笑话人家接盘的时候,人家已经站在我们看不到的高度布局了。
恒声集团这次是真正鲤鱼跃龙门了!”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银行职员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充满钦佩。
九龙旺角一个报摊前,十几个市民围着报摊,人手一份《东方日报》。
他们买到报纸之后,便迫不及待地站在原地看了起来。
“哇!花旗银行3%股份加一亿五千万美金?海海丰银行不是说亏到趴在地上吗?林生怎么做到的?”
“神乎其技!真是神乎其技啊!之前渣打银行卖给恒声集团的时候,个个都以为这是个麻烦,谁知人家转个手,就变废为宝,卖了个天价。”
“还有花旗董事席位啊!华人第一次堂堂正正坐在华尔街巨擘的决策台啊!”
“厉害啊,真是为我们华人争光,汇沣是前香江英资龙头,花旗是美国霸主,林生通杀!谁还敢说我们华人不懂玩金融?”
街头巷尾,的士司机、商铺老板、写字楼白领,无人不在热议。
林浩然的声望在这一刻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他不再是简单的“香江巨富”,而是被冠以“金融魔术师”、“华人之光”、“香江骄傲”等耀眼头衔。
恒声集团收购汇沣银行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尚未消退,这场与华尔街巨头的巅峰交易,更是将这种自豪推向了狂热。
香江市民仿佛看到了一位本土英雄,在世界的金融舞台上,以其智慧和手腕,书写着属于华人的传奇篇章。
相比于普通市民的震惊与兴奋,金融圈的反应则复杂得多,震惊之余,是更深层次的解读和分化。
中环的各家银行办公室里,分析师和高管们都在紧急开会,重新评估恒声集团和林浩然的实力与威胁。
之前那些嘲笑林浩然“人傻钱多”、“不懂银行业”的声音,此刻全都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撼和重新审视。
“精妙绝伦!林生这步棋,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资产运作啊,他看准了花旗对海丰银行网点资源的渴望,更看准了花忌惮他在纽约州获得立足点的心态。
用一个不良资产,换取了花旗的核心股权和宝贵现金,最关键的是那个执行董事席位,这是打开了通往全球金融最高权力圈的大门!
之前收购汇沣时舍弃的企业客户和承担的不良资产包袱,在这笔交易带来的收益和战略价值面前,简直不值一提!渣打?成了林生完美棋局里的垫脚石!”一位华资券商的分析总监拍案叫绝。
另一位资深基金经理则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感慨:“短短几天!从接手汇沣到转手卖出海丰给花旗,不过几天时间!
这不仅仅是眼光,更是无与伦比的执行力、魄力和谈判手腕!林生对时机的把握、对对手心理的揣摩,已经登峰造极。
这笔交易,足够写入顶级商学院的经典案例。”
这一天,作为独家报道的《东方日报》,几乎是卖疯了。
一整天下来,《东方日报》整整销售了57.8万份,这也是《东方日报》首次日销量突破55万份,再次创造了一个新纪录。
而此前最高的时候,也不过是50万份出头而已。
无论如何,这笔交易彻底颠覆了之前部分人对林浩然“当冤大头”的看法。
《香江新晚报》作为一份晚报,于当天下午及时发布了当期报纸。
其头条文章《神来之笔:林浩然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再次引发了市民们的惊叹。
之前质疑汇沣交易的声音,此刻在铁一般的事实和巨大的利益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迅速被淹没在赞誉的海洋中。
而此刻,在香江渣打银行大厦顶层的会议室里,气氛却降到了冰点。
最新的《东方日报》被渣打香江新任大班泰伦狠狠摔在会议桌上。
报纸头版上林浩然与约翰·里德握手微笑的照片,此刻在他看来无比刺眼。
“耻辱!奇耻大辱!”泰伦额头上青筋暴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他环视着在座同样面色难看的同僚,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像甩掉一袋垃圾一样,把海丰银行连同汇沣一起塞给了那个林浩然,还为此承担了58亿债务的剥离,我们以为他接手的是个烫得能把手烤熟的烂摊子!
结果呢?几天,才他妈几天,他就把这个‘烂摊子’的核心部分,卖给了花旗!而且还是卖了个天价,3%花旗股份,1.5亿美金现金,还有一个执行董事席位!”
渣打银行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泰伦的咆哮在会议室里回荡:“当初负责在美国找买家的团队呢?站出来!“
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颤抖着站起来:“泰伦先生,我们当时确实接触过花旗,但他们明确表示对海丰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泰伦冷笑着拿起报纸,“那现在这是什么?魔术吗?”
几位当初负责处理汇沣银行出售事宜的高管,一个个低着头,噤若寒蝉,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们也确实找过花旗银行这家同在纽约州的金融霸主,然而花旗银行的回应非常敷衍,让他们根本看不到卖给花旗银行的机会。
现场的高层们,谁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费尽功夫都卖不出去的海丰银行,被林浩然几天时间就卖掉了,而且还是高价卖出。
“而我们呢?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只拿到了10亿港币现金和一个甩掉包袱的轻松感,现在全世界的金融圈都在看我们的笑话!
看我们渣打银行是如何有眼无珠,是如何把一块裹着泥巴的金子当垃圾扔掉,然后被一个华人小子捡起来擦擦亮,转手卖出了钻石价!”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众人低着头,不敢直视愤怒的泰伦。
然而,泰伦也非常清楚,自己在这会议室上大发雷霆根本没有任何用。
当初极力推动将汇沣银行剥离给恒声、认为这是甩掉不良资产最佳方案的,便是他。
那份由他主导起草的交易评估报告,此刻更像是一纸自取其辱的证明。
会议室里,泰伦的咆哮声虽然落下,但那股令人窒息的压抑感却如同实质般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散。
他颓然坐回主位,原本挺直的脊背仿佛瞬间垮了下去,只剩下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报纸头版上林浩然那从容自信的笑容。
“散会吧。”
他挥了挥手,声音沙哑且带着疲惫。
这个会议,泰伦知道,继续开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
这件事情,他注定会成为替罪羊。
高管们如蒙大赦,一个个低着头,悄无声息地迅速离开了会议室,生怕慢了一步就会再次点燃泰伦那即将爆发的火山。
最后一个人轻轻带上了门,偌大的会议室里,只剩下泰伦一人,以及那份刺眼的《东方日报》。
窗外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将中环的繁华尽收眼底,但泰伦却感觉浑身冰冷。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回想起当初力主与恒声集团交易的一幕幕。
那时,他是何等意气风发。
成功处置汇沣银行这个“不良资产”,被伦敦总部视为扭转香江业务局面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