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 > 第422章 碗声过了三道关

第422章 碗声过了三道关(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声浪层层推进,如潮拍岸,震得街角墙上张贴的“缉拿煽动者”告示簌簌抖动,终有几张自墙脱落,飘入泥水。

巡防营闻声赶来,十余人立于巷口,却再不敢上前撕揭布告。

有人攥紧拳头,有人低头避视,更有一人悄悄解下腰间空囊,塞进灶边募捐竹筒。

无人言语,唯有诵声不绝。

而在皇宫深处,陈砚之正立于朝房之外,手中紧握一份急报,指节发白。

他盯着“百姓持碗北上”几字,眼中怒意翻涌,却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惧。

待早朝钟响,他必当庭而谏。

此刻,他低声自语,一字一句,如刀刻石:

“贱民持碗叩阙,形同叛乱——岂容此风蔓延?”陈砚之站在金殿中央,朝服笔挺,袖口却因攥得太紧而微微发颤。

他声音陡然拔高,如裂帛般刺破晨钟余音:“陛下!三里坡暴民携粥北上,已过青阳隘、回音灶,直逼雁脊岭——此非乞食,乃叩阙胁君!碗为兵,米为令,百人成阵,其心可诛!若不立斩为首者以儆效尤,来日恐有赤手空拳夺龙椅之患!”

群臣侧目,有人低头避视,有人暗自皱眉。

皇帝端坐龙椅,手指轻叩扶手,目光沉沉落在陈砚之身上。

就在这时,帘后传来一声低咳。

萧澈由两名内侍搀扶着走入殿中,身披素白长袍,面色几近透明,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散。

他在御前榻上缓缓躺下,唇角带笑,语气却冷得像冰:“陈大人说得热闹。可本王听说,那些‘暴民’手里既无刀枪,也无檄文,只端着一碗热粥,一步一走,三百里从未抢掠。你要派骑兵去踩碎他们的碗?还是砍断他们的筷子?”

满殿一静。

陈砚之脸色微变:“七皇子莫要轻慢国法!聚众逾百即为谋逆,岂能因一碗饭便视若无事?此风一开,纲常尽毁!”

“纲常?”萧澈冷笑,抬手掀开盖在腿上的锦毯,露出一双枯瘦却稳如磐石的脚,“百姓饿不死才守纲常。去年永宁大饥,官仓闭门三月,县令却宴宾客于高楼,肉臭盈巷。如今他们不砸仓、不烧衙,只是端着饭碗走路——你说这是乱,我倒觉得,这是礼崩乐坏之后,还剩的一点人味。”

他话音未落,周砚舟越众而出,手持一只黑漆木盒,跪地呈上:“臣自永宁带回一物,请陛下亲启。”

皇帝沉默片刻,挥手命太监接过。

盒盖开启刹那,一股腐馊之气弥漫开来,夹杂着霉变谷物与泥土的气息。

众人掩鼻,唯有皇帝凝视盒中——半碗干结发黑的粥泥静静躺在内衬粗布上,附着一张泛黄纸条,墨迹斑驳:

“某年大旱,县令宴客三日,百姓啃观音土。”

殿内鸦雀无声。

陈砚之喉头滚动,额角渗出冷汗。

他想开口辩解,却发现喉咙干涩如砂纸摩擦。

退后半步时,脚跟不慎撞上青铜香炉,轰然倾倒,灰烬泼洒一地,竟恰好勾出一个残缺却清晰的字——

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萧澈望着那灰字,轻轻笑了,仿佛早已预见这一切。

与此同时,北疆最险第三关——雁脊岭。

狂风卷雪,铁网横亘山道,箭楼之上三十张强弓引弦待发。

守将厉声下令:“擅越者,格杀勿论!”

人群止步,却不散。

谢无尘策马独至关前,玄衣猎猎,鬓角染霜。

他不下马,也不言语,只从怀中取出一只灰褐色陶碗,轻轻放在石阶最高处。

碗沿缺口如旧伤。

风起,碗轻鸣。

下一瞬,一名老妇从队列中走出,捧出自己粗陶碗,稳稳置于其下。

接着是少年、是老兵、是抱着孩子的母亲……碗碗相扣,无声堆叠,不多时竟垒成一座摇晃却挺立的小塔。

叮——咚——

叮咚,叮咚……

声音细碎,却穿透风雪,钻入每个人耳中。

守将握刀的手开始颤抖。

他忽然记起,这只碗的模样,同母亲当年喂他喝药的那一模一样。

那时她病重,仍省下口粮熬粥,用的就是这样一只破边陶碗。

他猛地抬头,发现麾下士卒已有半数悄然解甲,蹲在地上,掏出随身携带的饭碗,默默加入那串声响。

没有人说话。

但所有人都听见了什么正在断裂,又有什么正被重新接上。

而在京城深处,一道身影悄然穿行于茶肆之间,袖中藏着一页新写的词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