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1 / 2)
突然,一声沉重的战鼓炸响,震得谷底匈奴心头狂跳。紧接着,鼓点如暴雨般密集!
“咚咚咚咚——”
匈奴战马受惊,纷纷扬蹄嘶鸣。
电光火石间,不等匈奴反应,两侧山崖上的滚木礌石已倾泻而下!
随后,山谷两侧的秦军方阵步步推进。
滚木礌石之下,匈奴战马尽废——大局已定!
………………
十日后。
夜色中的咸阳星光璀璨,静谧宜人,空气清新。与北方乌云压顶、血腥弥漫的战场截然不同。
此战,胡人与秦军伤亡已逾百万!
………………
此刻,宵禁时分的咸阳城中,一道黑影悄然掠过。他在一座府邸门前驻足,看了眼匾额,轻轻叩门,并未越墙而入。
身披戎装的辛胜开门,眉头紧锁。若在平日,见到此人他或许会欣喜。但此刻北方大军未归,深夜造访,令他满腹疑虑。
门口非谈话之地,辛胜一把将蒙恬拉进府内。
辛胜府上仆从稀少,陈设简朴。二人一路无阻,径直步入内室。
“蒙兄,莫非北方战局有异?”
辛胜斟茶递至蒙恬面前,眉头微蹙。
蒙恬接过茶盏,轻啜一口,神色从容:“监国下令撤军,辛兄可知此事?”
辛胜颔首,语气愤然:“自然知晓!胡人屡犯边境,此战本可保百年安宁,监国此举实属不智!”
他攥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偏生派去传诏的是周青尘,此人乃淳于越心腹,若换作旁人,尚可拖延一二……”
蒙恬目光微动,见辛胜反应,心中稍安。
“周青尘提前抵达武州城。”
“但他死了。”
辛胜一怔,瞳孔骤缩:“周青尘死了?何人所为?”
蒙恬直视辛胜:“武安君。”
辛胜沉默片刻,长叹一声:“周青尘一死,淳于越必借题发挥。如今监国对武安君态度暧昧,此事恐难善了。”
他抬头看向蒙恬:“蒙兄深夜来访,想必另有深意。武安君于我有恩,若有差遣,但说无妨。”
蒙恬一字一顿:“调京师兵,入宫!”
辛胜闻言,双目圆睁,震惊之色溢于言表。
——————
次日。
淳于越匆匆入宫,神色惶急:“公子!大事不妙!”
扶苏面露疑惑:“淳师何事惊慌?”
淳于越急声道:“敢问公子,近日可曾收到北方军报?”
扶苏取出一卷竹简,笑道:“武安君已奉命撤军,淳师不必忧虑。”
淳于越未接竹简,沉声道:“老臣命周青尘抵达后即刻回信,按日程,前日便该有消息。如今音讯全无,恐生变故!”
扶苏笑容渐敛:“淳师之意……周仆射遇害?”
他随即肃然道:“必是山贼猖獗!我即刻下诏,命武安君沿途**!”
扶苏怒容满面地厉声道。
淳于越一时语塞,沉默片刻后提高声调:
公子!周仆射身旁有您亲派的十名禁军护卫,那些山匪见到精良甲胄,岂敢造次?更不可能劫掠周仆射一行。这些贼寇还不至于自寻死路!
扶苏垂首沉思,低声道:淳师之意,莫非是武安君所为......
公子颁布的王诏,丞相与国尉等人皆持异议,那武安君见此诏令又会作何反应?淳于越语气愈发沉重,公子应当早做决断!切莫忘记亡秦者武的谶言!他面露悲戚,眼底却闪动着隐秘的兴奋。
——————————
第188章不谋而合
良久,扶苏才迟疑地抬头:淳师?嗓音沙哑中透着难以置信——若真如此,牵连之广令人心惊。武安君、上将军、大将军及众多将领,皆是父皇心腹,怎可能集体谋逆?
公子!淳于越捶胸顿足,眼中暗藏焦灼,人心难测啊!他刻意加重语气:当年中车令赵高、廷尉李斯,哪个不是陛下的股肱之臣?结果如何?老臣并非构陷武安君,只是防患于未然!
见扶苏神色动摇,淳于越趁势进言:陛下毕生心血皆系大秦,这万里江山绝不容有失!这番话终于击垮了扶苏最后的犹豫。
依淳师之见...
淳于越暗自舒了口气,献计道:可令武安君等将领不得携亲兵入咸阳,仅其亲卫合计便近万之众。再遣辛胜派出斥候监视。若一切如常...他滔滔不绝陈述早已筹谋的方略,扶苏却越听越觉不安。
这般安排,倒似在逼迫武安君**?
淳于越心头猛跳,急忙辩解:公子多虑了!真忠臣岂会因此生乱?见扶苏仍有迟疑,他祭出**锏:一旦战事爆发,受苦的可是黎民百姓啊!
这句话彻底封住了扶苏的异议。
便依淳师所言。
臣定当竭尽全力!淳于越俯身行礼,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淳于越微微躬身,脸上浮现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这是他精心布置的第二重谋划——若武安君此次不起兵,便逼迫其**。以陈麟那般桀骜的性子,岂会甘心被步步紧逼?可一旦动手,定叫他万劫不复。
夜色深沉,蒙恬踏进章邯府邸。话未说完,宫中使者突然传来监国丞相诏令。章邯匆匆入宫复命后,立即赶往嬴政居所,眉宇间尽是凝重。无论是蒙恬的密谈还是监国的旨意,都让他预感到大秦即将掀起惊涛骇浪。当然,有陛下坐镇,这天终究翻不了。只是武安君与监国竟已势同水火,着实出乎意料。
陛下!出大事了!章邯跪地急奏。
嬴政缓缓放下竹简,斟茶的手在半空顿住:
周青尘奉公子诏令前往雁门郡宣旨时,被武安君当场斩杀!
茶盏在嬴政手中轻颤。周青尘虽是该死之徒,但这个信号令他眸光骤深——他已然预见此事将引发的连锁反应。
继续。嬴政浅啜清茶。
武安君派蒙恬今夜秘密会见微臣......章邯忽觉如芒在背,天子目光似刀锋般刺来。嬴政脑海中闪过陈麟的身影,反复推敲其性情,终是确信:先生绝非谋逆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