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VR《青云问道》启动——让“仙侠”从“阅读”到“亲历”(1 / 1)
“青云门”项目组早已升级为独立的VR游戏工作室,占据了云栖文创一栋独立的小楼。工作室的墙面被刷成了深邃的蓝色,上面贴满了《青云问道》小说的经典场景插画、宋代道袍的复原图、非遗工艺的细节图谱,甚至还有黄山、张家界的实景照片,处处都透着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陆砚辞站在巨大的白板前,白板上用黑色马克笔写满了项目的核心原则,字迹遒劲有力。周围,游戏策划、美术设计、技术研发、文化考据等多个领域的负责人围站一圈,手中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他的每一句话。
“第一,1:1实景还原。”陆砚辞的手指划过白板上的第一条原则,“《青云问道》的读者,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青云门。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小说里的世界,精准地搬到VR设备里。立刻组织两支外景队,一队去黄山,扫描‘青云门’诸峰的原型,尤其是‘通天峰’的险峻山势、‘大竹峰’的竹林分布,岩石的纹理、植被的种类、甚至每一棵松树的位置,都必须与原着小说描述对应,不能想当然地创作。”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一队去张家界,负责‘万蝠古窟’‘黑水玄蛇’栖息地等险峻之地的扫描。我知道山区天气多变,地形复杂,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必须克服。我们要让玩家戴上设备的那一刻,就惊呼‘这就是我想象中的青云门’,这种沉浸式的代入感,是项目成功的基础。”
“第二,文化考据。”陆砚辞的手指移到第二条原则,“角色服饰,绝对不能做成市面上那种千篇一律的‘影楼风’。去查宋代道袍的形制与面料,参考《东京梦华》《宋史·舆服志》的记载,道袍的长度、袖口的宽度、领口的样式,都要严格复原。面料要模拟宋代的麻布、绸缎质感,阳光照射下的反光、风吹过的褶皱,都要符合物理规律。”
“主要法器,比如‘诛仙剑’,其上的纹样去找非遗‘错金银’工艺的匠人请教。”他看向美术团队,“剑身的纹样不能凭空想象,要参考宋代青铜器上的纹饰,用错金银工艺的技法呈现,玩家在VR环境中拉近观察时,必须能看到金银丝嵌入剑身的细微痕迹,看到纹样的层次感和光泽度。还有弟子们使用的竹剑、陶埙,都要还原真实的材质质感,竹剑的纹理、陶埙的烧制痕迹,都不能含糊。”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游戏内核。”陆砚辞环视众人,语气加重了几分,“我们要做的,不是一款无脑打怪升级的仙侠游戏。核心任务要围绕着‘修仙者守护文明火种’展开。修仙者的‘仙’,不仅仅在于强大的武力,更在于对文化、对文明的守护。”
他举例说道:“比如,玩家需要修复一件破损的古代法器,那么他不能只是点击几个按钮就完成任务。他必须按照真实的非遗锻造流程,一步步去操作——先去采集矿石,学习矿石的筛选方法;然后搭建熔炉,掌握火候的控制;接着锻打、淬火、回火,每一个步骤都要符合古法工艺,让玩家在游戏中真正理解其中的匠心。再比如,玩家需要学习‘大竹峰’的独门心法,不能只是背诵口诀,而是要通过体验大竹峰弟子的日常生活——砍柴、挑水、练剑、吹笛,在生活的点滴中感悟心法的真谛。”
技术总监举手提问:“陆总,那在沉浸感方面,我们的目标是?现有的VR设备在触觉、嗅觉模拟上还有局限,我们需要做到什么程度?”
“我们的目标,”陆砚辞斩钉截铁,“是让玩家的VR体验,不是‘看一场精美的动画’,而是‘过一段仙侠的生活’。”他走到旁边的技术演示区,指着一套定制的VR设备说道:“御剑飞行时,设备的肩带和腰带有风阻模拟模块,根据飞行速度调整风力大小;脚部有失重感模拟装置,模拟腾空时的漂浮感。在‘大竹峰’吃饭时,通过我们定制设备的嗅觉模块,要能闻到虚拟竹筒饭的清香、野菜汤的鲜味儿。甚至在山林中行走时,设备的鞋底会模拟泥土、石子、草地的不同触感。”
他的目光坚定:“我们要创造的,是一个可信、可感、可生活的仙侠世界。玩家在这个世界里,不仅能打怪升级,还能读书、练字、学手艺、交朋友。他可以在‘通天峰’的藏书阁里翻阅古籍,看到上面手写的批注;可以在‘大竹峰’的竹林里吹奏陶埙,听到自己吹出的旋律;可以和Npc弟子一起喝酒聊天,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要让玩家忘记自己是在玩游戏,而是真的成为了青云门的一员,在这里度过一段真实的仙侠人生。”
团队成员们被陆砚辞的构想深深打动,眼神中充满了斗志。外景队立刻开始筹备进山的设备和物资,文化考据团队则联系了多位非遗匠人、历史学家,开始深入研究宋代的生活、礼仪、工艺;技术团队则投入到定制设备的研发中,为了实现极致的沉浸感,他们不惜推翻现有的技术方案,重新设计触觉、嗅觉模拟模块。
陆砚辞看着忙碌起来的团队,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青云问道》不仅仅是一款游戏,更是文化传播的又一个载体。他希望通过这款游戏,让年轻人在体验仙侠乐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了解宋代文化、非遗工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仙侠世界不再只是虚无缥缈的想象,而是扎根于东方文化土壤的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