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君夺臣妻之朕偏要她 > 第167章 议事

第167章 议事(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初夏的晨光透过太和殿高耸的窗棂,在光滑如镜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庄严肃穆的早朝刚刚结束,文武百官依序退出,唯有几位核心的议政大臣包括大学士李光地、马齐,以及户部、工部尚书等被留了下来,随圣驾前往乾清宫西暖阁继续议事。

与往日不同的是,今日暖阁内,在那张巨大的、铺陈着疆域图的紫檀木长案旁,多设了一张小巧的紫檀木椅。椅上端坐着年仅六岁多的十五阿哥胤祚。

他穿着特制的杏黄色小龙袍,小身板挺得笔直,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上,那双酷似玄烨的凤眸清澈明亮,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与专注。

这是玄烨有意为之,他想要让这个聪慧过人的儿子,早些接触帝国最核心的政务运转。

今日商议的,是关乎漕运的一件棘手事。每年漕粮北运,损耗巨大,押运官兵、沿途胥吏层层盘剥,加之河道时有淤塞,运力不畅,已成为户部历年开支的沉重负担。

工部尚书刚禀报了今年几处关键河段清淤所需的巨额银两,户部尚书便紧跟着诉苦,言及国库吃紧,希望能削减部分开支。

几位大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有的主张加大整治河道力度,确保漕运畅通以降低损耗;有的则认为当务之急是严查贪腐,重典治吏;还有的建议是否可以部分漕粮改走海运,以分担压力……

玄烨端坐于主位,凝神静听,手指无意识地在扶手上轻轻敲击,并未立刻表态。他目光扫过争论中的臣子,最后,不经意地落在了那个安静旁听的小儿子身上。

只见胤祚微微蹙着小眉头,听得极其认真,那双黑亮的眸子随着发言大臣的转换而转动,似乎在努力理解和消化这些复杂的信息。

就在几位大臣争论稍歇,暖阁内出现短暂沉默的间隙,一个清脆稚嫩、却带着一丝迟疑的声音,小心翼翼地响了起来:

“皇阿玛……几位大人……学生……学生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到了那个小小的身影上!李光地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马齐捋着胡须的手顿住了,户部、工部尚书更是面面相觑,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六岁的皇子,竟要在这种级别的政事商议中发言?

玄烨也是微微一怔,他看着儿子那虽然紧张却异常坚定的眼神,心中一动,放缓了声音,鼓励道:“哦?祚儿有何见解,但说无妨。”

得到父皇的许可,胤祚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更平稳些,他伸出一根小手指,指向疆域图上漕运河流的几处关键节点,条理清晰地说道:

“学生方才听几位大人所言,整治河道需钱,严查贪腐需力,改走海运需试,皆有其理,然似乎……皆未能直指核心之弊。”

他这话一出,几位大臣更是惊愕,连玄烨都坐直了身子。

胤祚继续道,声音虽稚嫩,思路却异常清晰:“学生近日随李师傅读史,见前朝漕运之弊,多在于‘制度冗杂,人事纷更’。我朝漕运,是否亦困于此?押运有押运之规,接收有接收之制,层层关卡,处处查验,看似严密,实则……实则给了宵小之辈上下其手之机?”

他顿了顿,看向户部尚书:“学生妄测,户部年年核算损耗,可知其中,因河道不畅、天灾所致之‘天耗’几何?因人谋不臧、贪墨盘剥所致之‘人耗’又几何?若不能厘清二者,一味增拨河工银两,恐如扬汤止沸,甚至……甚至可能让‘人耗’隐匿于‘天耗’之中,愈发猖獗。”

接着,他又看向工部尚书:“而工部欲保漕运畅通,清淤固堤固然重要。然学生观舆图,这几处年年清、年年淤的河段,是否其地理本就不宜漕运?或可效仿古人‘迂直之计’,另辟蹊径,哪怕多绕行百里,若能避开淤塞险段,长远计,或许反能省下巨万清淤之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