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逆流60年代 > 第618章 暗流下的匕首欧罗巴的技术壁垒

第618章 暗流下的匕首欧罗巴的技术壁垒(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几名核心工程师连夜对标准进行了解读分析,得出的结论让人心头沉重。

“赵总,情况不妙。”首席技术顾问,一位德裔材料学家,推了推眼镜,脸色凝重地指着分析报告,“看这里,新标准中对‘特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谐波抑制’要求,比现有国际标准提升了近百分之四十,其测试条件恰好覆盖了‘青龙’音频芯片为了追求极致音质而采用的某个特殊调制频段。我们的产品虽然性能优越,但为了达到这个新标准,可能需要在输出端增加额外的滤波电路,这会增加成本、影响性能,甚至改变我们原有的架构优势。”

“还有这里,”另一位负责环保合规的工程师补充道,“关于‘长期使用过程中材料析出物’的限定,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极其苛刻的加速老化测试方法。这种方法对我们‘青龙’合金中使用的某种特殊稳定剂极其不友好,按照新方法测试,我们原本在常规标准下完全合格的产品,可能会被判定为‘潜在风险’。”

“能耗方面,”市场总监也皱着眉头,“他们对‘轻负载效率’的要求比重负载更高,这恰恰与我们芯片为了保持动态响应速度而设计的某些后台运行机制的能耗特性有些冲突……”

一条条,一款款,看似公平公正的技术条文,却像是一张精心编织的网,专门针对“青龙”技术区别于传统技术的那些独特优势项而来。其背后若隐若现的,是罗斯戴尔家族及其影响下的欧洲传统工业巨头的身影。他们无法在正面技术上击败“青龙”,便试图利用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力,筑起一道合法的、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这是阳谋。”赵伟放下报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和深深的疲惫,“他们想用标准把我们挤出欧洲市场。”

压力瞬间如山般压下。如果无法在标准规定的过渡期内(通常不会很长)完成产品的适应性调整并通过认证,振华电子的所有相关产品将被禁止在欧共体市场销售。这意味着他们好不容易在欧洲打开的局面,可能顷刻间土崩瓦解。

雪上加霜的是,一直虎视眈眈的汤姆逊公司,几乎在标准颁布的第一时间就发来了措辞强硬的函件。

“赵先生,”汤姆逊公司负责技术合规的副总裁在电话里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优越感,“想必贵司已经注意到了欧共体的新标准。这体现了欧洲对技术和环保的更高追求。根据我们的合作协议,贵司有义务确保提供的‘青龙’技术及产品符合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我们希望贵司能尽快提供明确的技术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在过渡期结束前,所有合作项目使用的‘青龙’组件都能完全满足新标准。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包括项目延误、市场准入失败乃至我司的声誉损失,都将由贵司承担……”

这是赤裸裸的借机施压,试图将技术和商业风险完全转嫁给振华,甚至可能为后续的违约索赔埋下伏笔。

赵伟强忍着立刻摔电话的冲动,冷静地回应对方会尽快研究并提供方案。

结束这令人憋屈的通话,赵伟立刻接通了与香港的加密线路,向廖奎汇报这突如其来的危机。

“……情况就是这样,老板。汤姆逊在趁机逼宫,其他合作伙伴也在观望。我们必须尽快拿出应对方案,否则……”赵伟的声音充满了焦虑。

电话那头,廖奎沉默了片刻。欧洲的局势比他预想的恶化得更快。罗斯戴尔的影响无孔不入。

“标准是死的,人是活的。”廖奎的声音传来,依旧沉稳,带着一种穿透迷雾的冷静,“他们想用标准锁死我们,我们就必须在他们的标准框架内,找到新的出路。”

他迅速做出指示:

“第一,赵伟,你立刻组织所有技术力量,成立‘标准应对专项组’,全力攻关,对现有‘青龙’技术进行适应性调整和再开发。目标是:在满足新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核心性能优势。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一部分非核心的边缘性能,或者适当增加成本,先解决有无问题,保住市场准入资格!”

“明白!”赵伟应道,这是最基本的应对。

“第二,”廖奎话锋一转,策略变得更具攻击性,“我们不能单打独斗。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立刻以振华欧洲公司的名义,向b.A.E.S.公司,以及我们在意大利、瑞士的那几家关系较好的合作伙伴,发出技术协作倡议。”

“倡议的核心是:共享部分针对新标准进行‘非核心适应性调整’的技术思路和初步方案。特别是那些涉及外围电路设计、辅助材料替换、测试方法优化等不触及‘青龙’最核心机密的技术点。”

廖奎的思路非常清晰:独自应对,成本高昂且容易成为靶子。而将这些非核心的调整技术与欧洲的次要伙伴分享,可以迅速帮助他们也应对新标准,将他们更紧密地绑定在振华的战车上。这不仅能分担研发成本和压力,更能在欧共体内部,形成一个支持新标准(因为振华提供了解决方案)、但反对标准被滥用于不正当竞争的利益共同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化欧盟内部可能存在的、被罗斯戴尔游说的力量。

“我们要让b.A.E.S.他们意识到,与振华合作,不仅能获得先进技术,还能共同应对市场规则变化带来的挑战。而如果振华被排除出欧洲市场,他们也将面临技术断供和独自应对苛刻标准的困境。”廖奎补充道,“这是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局面。”

“高!老板,这一手太高了!”赵伟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奥妙。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分享,而是精妙的战略合纵,是在欧洲市场内部构建一道应对共同威胁的统一战线。

“去吧,时间紧迫。”廖奎最后叮嘱,“记住,核心底线必须守住,但合作的大门要敞开。我们要让欧洲人看到,振华带来的不仅是产品,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共赢的诚意。”

结束通话,赵伟感到压在心头的大石似乎被撬开了一道缝隙。他立刻召集团队,传达了廖奎的指示。一方面,技术团队开始夜以继日地投入产品改进;另一方面,商务团队开始精心准备技术协作倡议书,准备向选定的盟友伸出橄榄枝。

欧罗巴的技术壁垒已然筑起,冰冷而高大。但振华并没有选择硬撞或者退缩,而是试图用灵活的策略和技术共享的钥匙,在这堵高墙上,寻找甚至撬开一道属于自己、也属于盟友的侧门。一场围绕技术标准制定权与反制权的暗战,在欧洲大陆悄然升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