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裴云忠回京路上(2 / 2)
他递过来一本黑皮封面的书本,满脸严肃朝着林海峰道:“大总管,这本书是老夫在这西北之地半辈子的戎马生涯心得,里面有陕西省各种地形、地貌资料。目前党项虽遭重创,可狼子野心未泯,且草原部族素来繁复,西边诸羌亦需警惕,谨防他们合流,对我大唐边疆形成新的威胁。”
林海峰看到裴云忠话语里如此严重,瞬间表情肃然道:“国公爷放心,末将必恪尽职守,绝不让胡马越过边境一步,此番陛下的让公爷回京颐养天年,亦是陛下隆恩,末将在陕西,定当谨记国公爷这段时间的教诲,绝不让党项再次叩边。”
裴云忠拍了拍林海峰的肩膀,一脸认同道:“陛下雄才大略,非我等老朽所能及,如今推行新政,军政分离,乃是强国正道,你既受陛下信重,当体会圣心,与布政使司、按察使司诸位同僚精诚合作,莫要学那前朝藩镇,拥兵自重,最终害人害己。”
这番话,既是叮嘱,也是他离任前最后的表态,表明裴家对新朝制度的拥护。
林海峰闻言点头,深深朝他一揖:“末将谨记国公爷教诲。”
该交代的都已交代完毕,裴云忠不再多言,转身登上了马车。
车队缓缓启动,离开了燕云城,沿着新修的、还算平坦的官道,向东而行。
在路上,裴云忠靠在车厢壁上,闭目养神,心中却是波涛起伏。
裴云忠在这河州之地,掌权半生,说心里没有一丝不甘是假的。
但裴云忠更清楚,大唐统一天下,收他们这些前朝遗老的军权,这是大势所趋,也是陛下对他、对裴家的一种保全。
只要安分守己,裴家富贵可保,若有不臣之心,顷刻间便是灭顶之灾。
裴云忠想到想到被留在陕西,在都指挥使司历练的幼子裴锋,他心中稍慰,这是陛下给裴家留下的希望。
车队行进的速度不算快。
数日后他们的车队,进入关中平原腹地。
时值初春,正是春耕的时节。
放眼望去
广阔的田野间,不再是昔日豪门望族连绵不断的田庄,而是被划分成一块块相对均等的田亩。
无数衣衫依旧褴褛,但面色却带着前所未有光彩的百姓,正在田地里辛勤地劳作。
他们挥舞着锄头,播撒着种子,眼神专注而充满希望。
更让裴云忠震撼的是,他途经几个村庄时,恰好遇到了官府派出的分田工作队,正在发放大唐土地产权证。
在一个不大的村落打谷场上,黑压压地跪倒一片百姓。
一名身着青色官袍的户部小吏,手持名册,高声唱名。
“王老栓。”
“在,在哩!”一个头发花白、干瘦如柴的老汉,激动得连滚带爬冲出人群,跑到台前。
小吏核对名册,从木箱里取出一张厚硬的纸大声道:“按好手印,河间村丁字区七号地,上田五亩,下田五亩,荒地三亩,七十年产权,禁止买卖,这产权证可要拿好了,要是弄丢了,补办起来很麻烦的。”
那王老栓双手颤抖,几乎握不住手里的产权证,神情满是激动。
多少年了。
他们老王家终于能拥有自己的土地了啊!
只见王老栓用尽全身力气,在指定位置按下了一个鲜红的手印。
当那土地产权证落入他手中时,这位看上去饱经风霜的老汉,猛地将产权证紧紧捂在胸口,仰天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嚎哭:“地啊!这是咱的地啊!要是当年我们老王家,能有这些土地,我父母就不会为了节省口粮,给活活饿死在那年冬天了啊!”
王老栓一想到这,整个人泪流满面跪在地上,朝着大唐京城的方向,砰砰砰地磕着响头。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虽然他的额头瞬间见了血痕,可王老栓却浑然不觉,只是不停地哭哭喊嚎叫着。
这哭声里,只有压抑几十年、面对至亲之人活活饿死在他面前,他却无能为力的苦闷。
现在有了这些土地,他老王家的孙子,再也不用担心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