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安全模式和依赖测试(2 / 2)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封瑶。封瑶正平静地看着他,眼神里没有好奇,没有怜悯,只有一种“我已接收信息,状态正常,待命协作”的稳定反馈。这种稳定性,在此刻显得尤为珍贵。
“陈老师……人很好。”徐卓远忽然开口,说了一句与科研完全无关的话,这对他而言极为罕见。像是在进行一项社交性的测试,评估外部节点的友好度,又像是在确认某个依赖关系的可靠性。
“嗯,”封瑶点头,顺着他的话给予肯定回应,语气自然,“陈老师一直很关心学生,上次我的开题报告她还给了很详细的建议。”她没有趁机延伸话题去探听他家里的事,只是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积极的确认信号,并附带了一个证明其“可靠性”的实例。
这似乎让徐卓远感到了一丝“安全”。他重新坐了下来,这次,他没有立刻回到代码世界,而是操作电脑,略显生涩地关闭了几个代码编辑器和数据可视化窗口,调出了一个航班查询页面和一份密密麻麻的电子日历。动作有些缓慢,带着一种明显的、不习惯处理此类现实事务的生涩感。
(新增:剧情细节与情感刻画)
封瑶静静地看着,没有出声。她知道,他正在执行她之前建议的“任务列表”中的一项——规划可能的行程。这是他处理问题的方式,将模糊的情感责任和不确定性,转化为清晰的、可执行的步骤和备选方案。他查看着不同时间点的航班信息,眉头微蹙,指尖在触摸板上滑动,似乎在评估不同选择下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以及与项目关键节点的冲突程度。这份沉默的挣扎,比他任何言语都更能体现他内心的矛盾——对家人的担忧与对科研责任的坚守在他体内激烈博弈。
过了一会儿,他关闭了网页和日历,似乎暂时得出了一个初步的决策框架。他转向封瑶,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条理性,但内容却截然不同,带着一种正式委托的意味:“我初步评估了未来七十二小时的项目关键路径。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部分,你刚才提出的优化思路可行,可以交由你负责推进。模型架构的核心验证部分,以及与新采购的GPU集群的适配调试,我需要集中处理,但可以分解为几个独立的、可验证的子任务。”
他是在进行工作交接和委托。这意味着,他潜意识里已经做出了可能需要在近期离开的决定,并且,他在信任她能够接管部分核心工作。这是前所未有的。
“没问题,学长。”封瑶没有任何推辞,回答得干脆利落,仿佛接受一项再正常不过的任务,“子任务清单和验收标准你定好后发我就好。林骁那边如果需要帮忙协调算力资源或者处理权限问题,我也可以去沟通。”她不仅接下了任务,还主动提出了可能遇到的协作难点及其解决方案,展示了全面的对接能力。
她的回应,完全符合一个高效、可靠的协作节点应有的表现。徐卓远看着她,眼底深处那最后一丝因“依赖外部节点”而产生的不安波动,似乎也渐渐平息了。他意识到,向她求助或委托,并不会导致系统失控或核心资源被侵占,反而能优化整体效率,提升系统在面临外部扰动时的鲁棒性。
“系统日志:依赖度测试通过。外部节点“封瑶”在任务理解、接管意愿与资源协作方面表现稳定,响应及时,未引入额外不确定性。系统资源调度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信任等级提升至[Level2:可靠执行者]。”
就在这时,徐卓远的手机再次震动。他看了一眼,是母亲发来的最新消息,附带着一张检查报告的部分截图和几句简短的说明,重点标注了几个向好的指标。他的目光快速扫过,紧绷的肩线几不可查地松弛了一毫米。虽然表情依旧沉静,但那层笼罩在他周身的、无形的压力场似乎减弱了些许。
“指标在预期内好转。”他抬起头,对封瑶说。这一次,他的语气里,除了客观陈述,似乎多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如释重负的意味。他主动向她同步了信息,这是一种关系递进的明确信号。
“太好了。”封瑶露出了一个由衷的微笑,温暖而明亮,如同在冗长调试后终于看到了“BuildSuessful”的提示,驱散了之前的凝重气氛。
徐卓远看着她脸上的笑容,有那么一瞬间的怔忪。光线透过窗户洒在她侧脸,勾勒出柔和的轮廓。他内部系统中,那个不断记录着关于“封瑶”数据的后台进程,悄然标记了一个新的属性:“情绪价值:正向。可有效对冲外部压力带来的负面熵增。存在意义:提升系统整体稳定性。”这个判断,冷静而客观,却预示着他内心冰层下的松动。
他低下头,开始快速而高效地起草需要交给封瑶的子任务清单,键盘敲击声重新变得连贯、稳定,充满了确定性的力量。实验室里,服务器依旧低沉嗡鸣,冷却液的味道依旧清冷,但某种东西已经悄然改变。一种名为“信任”与“依赖”的协议,在无声中完成了第一次握手。
封瑶也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心情却比刚才轻松了许多。她知道,最危险的风暴预警期或许已经过去。徐卓远没有像前世那样彻底封闭自我,他接受了她的支持,甚至开始尝试“依赖”她这个外部节点。他在笨拙地、用他自己特有的方式,处理着这场家庭危机,并允许她停留在他的“安全模式”范围内。
这一次,她不再是那个被挡在冰墙之外,徒劳叩击的局外人。她是被他系统认证的“核心协作层”,是他混乱升级过程中,被允许存在的“安全环境”。前世的遗憾,正在被今生的陪伴、理解与精准的“技术性”支持,一点点擦去冰冷的霜花,显露出其下悄然萌发的、名为“希望”的嫩芽。而这条通往他内心的路,虽然依旧需要耐心与智慧,但方向,已然清晰。接下来的每一步,她都将是与他并肩同行的“协处理器”,而不仅仅是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