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323章 老图书馆的微光和未完成的拥抱

第323章 老图书馆的微光和未完成的拥抱(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夜色中的h大校园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沉静如一幅泼墨山水画。路灯在梧桐树叶的缝隙间投下斑驳的光晕,与远处教学楼的零星灯火遥相呼应,宛如散落在大地上的星辰。初秋的晚风已带着些许凉意,轻轻拂过封瑶的脸颊,让她从纷乱的思绪中稍稍回神。

封瑶和徐卓远并肩走在回宿舍区的林荫道上,周围的喧嚣早已散去,只剩下两人清浅的脚步声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她手中紧握着程静深教授那张素雅的名片,指尖反复摩挲着名片边缘细微的纹理,仿佛触碰着一段即将被唤醒的沉睡往事。

“程教授提到的‘古典文学与艺术的独特感悟力’……”封瑶轻声开口,声音在静谧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这描述,和妈妈书架上那些密密麻麻贴着标签、写满批注的旧书,完全吻合。”

她停下脚步,仰头看着被梧桐枝叶切割成碎片的夜空,声音里带着一丝追忆的颤抖:“那些被母亲摩挲得边缘起毛的《楚辞》、《陶庵梦忆》,那些在画册空白处留下的、关于色彩与意境的娟秀字迹,曾经是我童年里最熟悉的风景。我记得有一次,我趴在妈妈的书桌旁,看她为一首李商隐的诗写批注,整整写了两页纸。那时我不懂,现在想来,那就是程教授说的‘感悟力’。”

徐卓远放缓脚步,与她保持同步调,【数据分析:目标人物母亲遗留物品(书籍批注)与关键人物“程静深”的口述记忆(才华\/感悟力)高度吻合,关联性置信度提升至94%。检测到封瑶情绪波动:怀念混合着悲伤。】他侧头看她,镜片后的目光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深邃:“线索正在汇聚。下一步,是验证,并获取更具体的记忆片段。你母亲的批注本,或许能提供更多线索。”

“嗯。”封瑶点头,深吸了一口带着草木清香的微凉空气,“我需要知道更多,不仅仅是妈妈的才华,还有她当年的状态,她的快乐,她的烦恼…程教授是很好的切入点,但我觉得,或许还有其他人。”

就在这时,徐卓远的脚步微微一顿,视线投向不远处路灯下一个略显佝偻、正费力地拖着一个大编织袋的身影。那是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式工装、头发花白的老人,编织袋里装着不少空饮料瓶和旧纸板,沉重的袋子在地上拖行发出沙沙的声响。

【人物扫描:李保国,男,约68岁,h大校工,在校服务年限超过40年。行动模式分析:非规律性夜间清理。状态评估:疲惫,负重型移动效率低于平均水平。右膝关节有旧伤,行走时受力不均。】

几乎是同时,封瑶也注意到了那位老人。前世模糊的记忆碎片骤然闪回——在她大学时期,似乎确实常在老图书馆附近看到一位沉默寡言的老校工,总是默默地打扫着落叶,清理着垃圾桶。她当时沉浸在自己的阴郁世界里,从未留意。

但此刻,一个念头电光火石般掠过脑海:在校服务超过四十年?那意味着,他很可能经历过母亲在那个年代求学的时光!

“我们去帮帮他。”封瑶几乎没有犹豫,拉了拉徐卓远的衣袖,便快步走了过去。前世她太过封闭自己,错过了太多与人相交的机会;这一世,她不愿再让任何可能的联系从指缝间溜走。

徐卓远眼底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波动。【行为动机分析:封瑶主动助人行为,符合其“重生后珍惜与主动”的核心模式。潜在收益:可能与旧时代见证者建立联系。】他立刻跟上,动作自然地接过了老人手中那个沉重的编织袋。

“老人家,这么晚了,我们帮您拿一段吧。”封瑶的声音温和,带着真诚的关切。

老人显然愣了一下,抬起布满皱纹的脸,有些浑浊的眼睛里带着惊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戒备。他看了看封瑶,又看了看一旁虽然神色冷静但动作利落的徐卓远,摆了摆手,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不用不用,俺自己来,脏……”

“没关系,顺路。”徐卓远言简意赅,已经将编织袋轻松提起,重量在他手中仿佛轻若无物。他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一丝嫌弃,这让老人眼中的戒备稍稍褪去。

封瑶则走到老人另一侧,微笑着与他并行:“您是在这一带工作的吧?我们刚参加完镜湖边的沙龙,正好走走。”

或许是封瑶温和的态度打消了老人的疑虑,也或许是夜晚的校园让人更容易卸下心防,老人渐渐放松下来,话也多了些。他自称姓李,在h大干了一辈子,主要负责老校区几个地方的保洁和杂务。

“是啊,老图书馆、镜湖这一片,俺最熟了。”李伯叹了口气,带着点自豪,“几十年喽,看着树长高,楼变旧,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当年栽下的那些海棠,现在都成老树喽。”

封瑶的心跳悄然加速。她按捺住激动,语气尽量随意地引导:“老图书馆现在看着真安静,很有味道。听说以前很多学生喜欢在那里看书?”

“可不是嘛!”李伯像是被打开了话匣子,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那时候没现在这么多电子玩意儿,学生娃都扎在图书馆。尤其是二楼东边靠窗那几个位子,抢手得很!天刚蒙蒙亮就有人来占座,一坐就是一整天。”

封瑶与徐卓远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程教授的话,在这里得到了侧面印证。

“那……您还记得以前常坐在那里的人吗?”封瑶轻声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李伯眯起眼,似乎在努力回忆漫长时间长河中的点滴星光。“那么久喽……记不太清喽。不过……”他顿了顿,歪头想了想,“好像是有个挺特别的女娃子,总是安安静静的,看书看得入迷,有时候俺打扫到她旁边,她都察觉不到。长得……怪秀气的,对了,右边眉梢好像有颗很小很小的痣……”

右边眉梢的小痣!

封瑶的呼吸骤然一窒。那是母亲脸上一个非常细微的特征,若非极其亲近或长期观察,根本不会注意!她记忆中母亲的照片,那些精心拍摄的肖像,都很难捕捉到那颗淡得几乎看不见的小痣。她的指尖微微发颤,不得不握紧拳头来稳定情绪。

徐卓远敏锐地察觉到她情绪的波动,空着的手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一股稳定沉着的力量传来。【关键信息确认:面部特征匹配。线索可靠性大幅提升。检测到封瑶生理指标异常:心率加快,呼吸急促。】

封瑶稳了稳心神,声音放得更轻,带着一种循循善诱的温柔:“听起来是个很专注的学姐。那她……通常是一个人吗?还是有朋友一起?”

李伯努力回想着,皱纹堆叠的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多半是一个人。好像……有个戴眼镜的男学生后来常来找她,两人有时候会在外面的海棠林里说说话……哦,好像还有个短头发的女娃,性子挺活泼,偶尔会来找她,声音脆生生的,老远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戴眼镜的男学生?是程教授吗?短头发的活泼女生?这又是一个全新的、未曾预料的信息!

“那个短发女生,您还记得她有什么特征吗?”封瑶小心翼翼地问道,生怕惊扰了老人脆弱的记忆。

李伯眯着眼睛想了很久,最终摇了摇头:“太久啦,就记得她总是蹦蹦跳跳的,笑起来有两个酒窝。她好像不是文学院的,经常穿着一身运动服。”

封瑶没有追问得更紧,只是顺着李伯的话,表达着适当的感慨和兴趣,仿佛只是在听一个关于校园往事的有趣故事。她细心地注意到李伯行走时右腿略显僵硬,便刻意放慢了步伐。

“李伯,您的腿脚不太方便吗?”她关切地问。

“老毛病喽,”李伯摆摆手,“年轻时在老图书馆修屋顶,不小心摔的,那时候医疗条件不好,落下了病根。学校对俺不错,让俺一直干些轻省活计。”

“老图书馆?”封瑶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关键词,“您在那里工作过很久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