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我做事何须他人教(1 / 2)
第三帝国开完会后,小胡子叫来参谋,让他给墨索尼里回电。
北非地区,意呆利的空军和地面军队,全部归属第三帝国指挥。
至于意呆利的海军,第三帝国不插手。
毕竟第三帝国自己的海军都不太行。
这是第三帝国出兵北非的条件。
至于墨索尼里同不同意,这就不是小胡子思考的范围了。
他很清楚,墨索尼里想要建立新的罗马帝国,肯定会知道该怎么做。
意呆利的墨索尼里接到第三帝国的电文之后,思考片刻,他就有了决断。
首先他将北非的格拉齐亚召回国内,命令北非的意呆利各军,接受第三帝国的指挥。
巴尔干半岛,第三帝国需要石油。
所有小胡子集结了几个集团军,向巴尔干半岛挺进。
拿下石油,才能保证第三帝国的安全。
意呆利向第三帝国求救,克里姆林宫的斯大林,也得到了相关的信息。
即便是苏联跟第三帝国签订了协议。
但是,他们都知道,这是一张废纸,随时都能撕毁。
因此苏联才会趁第三帝国横扫西欧之时,不断的西进,占领更多的土地,建立缓冲地带。
斯大林立即下令,苏军向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进军。
欧罗巴战场上空阴云密布,好似暴风雨来临的前奏。
而在远东大陆。
日军为了报复民国军队,他们也在调集军队,准备狠狠地打击国民政府。
经过日军大本营的研究判断。
他们要跟国民政府打一次会战,这次会战由平津方面军发起。
日军准备打掉平津地区中条山的国民革命军。
中条山是第一战区卫立煌所部的一部分,在黄河南岸布防,一部分在晋东南,控制中条山地区。
在中条山的民国军队跟日军形成了对峙,并且与八路军开辟的敌后战场相互呼应。
拱卫中条山地区的民国军队大约有15万人,约15个师。
这么多的军队牵制了平津方面军三个师团。
平津方面军的部队被中条山的民国军队牵制,既不敢南下,也不敢西进。
因为,你一旦南下,中条山的守军就会从侧面出击。
你如果要西进,他就迂回到两翼,切断你的后勤。
平津地区的日军,早就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在晋省,阎老西在晋西,卫立煌则在晋南,双方都是游击战加运动战,日子也过得去。
坚持了这么多年,阎老西挺住了,卫立煌也在中条山站稳了脚跟。
平津地区的日军,对中条山发动了十二次攻击,但,每次都让卫立煌击败了。
这主要是平津方面军的兵力不足,无法大军合围中条山。
现在日军大本营要打掉中条山,报复国民政府。
平津方面军的兵力就要加强,因此,中土派遣军从第11军抽调第33师团,从第13军抽调第17师团。
再抽调第21师团,将这些师团划归平津方面军指挥。
而第1军又抽调了独立混成第9、第16旅团,还有骑兵第4旅团。
航空兵方面,日军大本营抽调关东军两个飞行战队,归属平津方面军指挥。
这一次攻击中条山的日军,兵力约10万人。
如此庞大的日军,中条山的国民革命军,肯定扛不住。
黑云寨!
于华沿长江来到宜昌,一路上他都跟孙震等人通过电台联系。
国际上的风云变化,还有国内各战区的变化,于华都有耳闻。
第五战区枣宜会战取胜,让全国老百姓很高兴。
同时,军队里面也有了骄横的情绪。
这一点于华很担忧,川军两个集团军,还有范绍增的第88军。
现在一副鼻孔朝天的模样,俨然是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这种情绪在部队里面蔓延的很厉害。
于华很惆怅,自己该如何整顿思想。
来到黑云寨的大厅,孙震、王瓒绪、范绍增也都热烈的欢迎于华。
“于老弟,一路辛苦了!”孙震的声音洪亮,走在前面。
“这次夜袭日军机场,取得如此战果,而我川军部队仅仅只有轻伤,咱们的川军诸葛军事,有勇有谋啊。”王瓒绪在一旁夸赞着。
范绍增则拍拍于华的肩膀,“哈哈哈……”
“咱们的大功臣到了,今天晚上,我们好好喝几杯。”
“你这次又给我们川军长脸了。”
于华按下心中的思绪,脸上露出一抹笑容,“三位老哥,你们久等了。”
“勤务兵!”孙震大喝一声:“赶紧上饭、上菜!”
大家坐在桌子上,勤务兵将准备好的饭菜和茶水,全部端到了桌子上。
于华也没客气,赶了这么久的路,他早就有点饿了。
一阵狼吞虎咽后,他的肚子垫了一点东西。
喝了一杯茶水,于华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他的目光在三位意气风发的将领身上扫过:“三位老哥。”
“咱们第五战区,取得了大捷,这的确值得庆贺。”
“这次又突袭日军机场成功,将士们都很高兴。”
正在吃菜的孙震、王瓒绪、范绍增三人,脸上露出喜悦之色,正准备接话时。
于华的话锋猛地一转,语气也低沉了很多:“正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一路走来,我看见第五战区各军,已经有了骄横之气。”
“其中我川军部队……似乎过盛了些!!”
刹那间,整个大厅的气氛都凝固了。
范绍增的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但,他很快便挥动着手:“老弟。”
“咱们打了大胜仗,兄弟们高兴,这也是人之常情嘛!”
一旁的王瓒绪低头喝茶,他没说什么,他的眼神却赞同范绍增所言。
孙震的眉头微皱,看向于华:“老弟,你的意思……”
见到三位将领里面,孙震有些头脑,于华则将茶杯轻轻的放在桌面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自古以来,骄兵必败啊!”
“骄兵也是兵家之大忌。”
自从川军出川抗战以来,从平津,到淞沪,再战太湖和徐州,最近又是歼灭日军两个师团,打掉一个机场。
川军士兵已经不把日军放在眼里了!
他们认为小鬼子就这样!
这种骄横的气息,从高级将领到普通的士兵,越发的浓厚了。
再这样下去,川军会吃大亏的。
于华目光锐利,灼灼的看向三位将领:“小胜即骄,视敌如无物,此乃取败之道。”